邹济良……
这个人名字没听过但是北龙南邹这句话倒是听过,韩砀出列
阻止。这两个人不对付的事朝臣皆知,其他官员也看个热闹,而且其实他们也不太好奇结果,毕竟十次有八次是邱晁占上风。
谁知道已经久未问过政事的陆詷突然出列了,也反对了邱晁的上书。这下众臣的兴趣被调了起来,虽然大家也都知道陆詷与邱晁关系不睦,但是太子的分量和韩砀的分量是截然不同的,虽然邱晁这些年看上去架空了太子,皇上对太子也不冷不热,但是太子罕见提出意见的时候,皇上也不知道处于补偿心理还是动了父子的恻隐之情,通常都是采纳了太子的意见。
陆詷出列道:“纵观闽海过往战役,儿臣以为应当北将南调,可择善泅者为将,率领闽军而战。”
“何必大费周章?”邱晁一脸的傲慢,虽然他觉得他掩饰得很好,但是目光中已经流露出了倨傲之色,随后又语气沉重道,“微臣知晓殿下已竭思虑之事,但纸上谈兵不可取,南将与北将又有区别?”
“自然有。”陆詷没有被他言下之意所激怒,淡淡地道,“南方将领多出生江淮一带,江淮富庶,将领出身都较好,再加上江淮仗少,带兵多有松散。而闽军刚组建不久,行伍不成规矩,需要一个严厉规谨的将领带领。再加上若倭寇北上至江淮骚扰,将军若心乱则军心不稳。不过既然右相已说北龙南郑,右相举荐的人自然不能不用,您觉得对于调龙将军之事有何看法?”
邱晁脸色一变,随即按捺不表,只是道:“杀鸡焉用宰牛刀,没必要劳动龙将军。”
陆詷心下了然,邱晁是不希望龙少阑去闽海的,这与他之前想的一样,当然对于这个结果他也是乐见其成的,西北还需要龙少阑,自然不能轻易挪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之前兵部侍郎的话便是虚晃一枪,右相一党的真实想法是将那个叫邹济良的举荐为平寇大将军。此人的底子,之后还得好好查查。
陆兼这才一锤定音:“太子所言极是,至于各将领究竟谁擅泅水之术,擅长水军兵法,三日内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负责收集,二位将将领名单交予朕,朕要亲自审问。”
这才有了如今北方将领统率闽兵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