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屋子又暖和又亮堂,能看出刘屠户夫妻是用了心的。他也打心里感激二人,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两个孩子教好。
过完年就没什么事了,张秀才想着赶紧把读书的事提上日程,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镇子上有一家卖笔墨纸砚的铺子,叫宝砚斋,在东市的街角。
清早吃过饭,刘老汉赶着牛车,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买东西。
来之前张秀才交代好了,买两刀草纸,两管毛笔,一方砚,一块墨。刘老汉揣了二两银子,想着这些钱怎么也够用了。
结果进门一打听,这里最便宜的砚台,一方就要二两银子!毛笔羊毫的要七十五文一管,狼毫的一百五十文一管!墨条要二百文,草纸最便宜,两刀也要四十文。
这几年镇上的读书人少,卖笔墨的铺子就剩了这么一家,物以稀为贵,卖便宜了怕是连房租钱都收不回来。
刘老汉摸着口袋里的那两角银子,顿时有些为难。
徐渊一听脸都吓白了,拉着刘灵芝和刘老汉就往外走:“叔,我不买了,这太贵了。”
三个人闷头从店里出来,赶着车回了家。
这一路刘老汉想了许多,其实真花钱买,倒是也负担得起,可那些银子都是给幺儿攒的。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卖不了几年猪肉,若是钱都花没了,幺儿以后该怎么生活?
一进门刘翠花就觉出不对劲,三个人走的时候兴高采烈,回来的时候垂头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