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科举殿试,有一名会元就因为答卷时提到昭显之事惹得皇上不喜,直接被贬成了同进士。(昭显王是皇上的叔叔,当年有谋反之疑被圣上诛了三族。)
当然像这种脑袋有包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只要发挥稳定,名次应该变动不大。徐渊能考进二甲就有机会入翰林院。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徐渊身体还没恢复好,陈英不便久留他,让小厮把山参装好驾车送他回家。
“这些日子你且在家好好修养准备殿试,我们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是!”
*
二月二十五会试放榜,贡院外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
徐渊带着一家人早早就来了,见挤不进去干脆一起去附近的茶楼里喝杯茶,等人散了再过去看。
茶楼里也聚满了人,不少都是刚刚看完榜的举子。
“听说今年会试只入取了二百六十人,比上一届少了三十多人。”
“哎,找了半天没找到我的名字,估计是没戏,明天收拾收拾准备回老家了。”
“今年的会元是谁?怎么没听过,我还以为苏州的才子夺得这名头呢。”
“叫徐渊,是冀州解元。”
“这人连中两元,若是殿试取中状元岂不是连中三元?!”
古往今来能连中三元的人少之又少,本朝只有一个。
徐渊拿着茶碗的手一抖,温热的茶水溅了一手。刘灵芝就没他这么好的定力了,起身直接冲到旁边的桌边询问:“你刚刚说第一名叫什么?!”
这名举子被刘灵芝吓了一跳,磕磕巴巴的说:“徐…徐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