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恩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是京都温家的子弟,年纪比徐渊大四五岁。
之前去陈英府上的时候,陈英告诉他即便不与温良恩交好也莫要招惹他,徐渊还不了解这其中的关系,后来才知道温家是当今太后的母家,温良恩的祖父便是当朝太傅温之恒。
不过这温良恩丝毫没有世家子弟的跋扈,经常买些探花郎同款饰品拉着徐渊询问:“徐渊,这是你戴过的吗?”
徐渊敷衍道:“是是是。”店里的首饰就没有他没戴过的。
“我戴着怎么不如你戴好看呢?”温良恩摸着头顶的发冠质疑。
秦书尘捧着书幽幽的飘过来:“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因为人难看呢……”
“你!”温良恩气的脸红脖子粗,追着秦书尘吵起来,把徐渊弄得哭笑不得,谁又能想到,这是两个二十多岁的老爷们能干出来的事?
*
七月份,经过几十次商讨,朝廷正式颁布两税法,以秦岭为分界线,增加南方的税收由原来的每年每亩一斗变为三斗,春季收一次,秋季收一次。秦岭以北增加至每年每亩地一斗半(其中涉及到土地划分,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暂且不表。)人丁税由原来的每人每年三十文,下调到每人每年二十五文。
税法一经颁布,惹得天下人议论纷纷,毕竟朝廷已经二十多年没增加过税收,如今突然增了一半的税,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早朝时不少大臣都在议论增税的事,税法涉及到世家的自身利益。就拿京都大世家温家来说,温家有三千多亩祭田,每年光交税就要多交出一大笔银子。
一时间陈英成了靶子,毕竟增加税收就是户部变相从世家口袋里掏钱。不过陈英自己不在乎,管你们私底下怎么骂,户部有钱了腰杆子就是硬!
下了朝陈英被留下来问话,他揣着手精神奕奕的跟着秋如喜去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