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不通可不行,徐渊马上下令让各县先修路,务必赶在春耕前把路修整好。
修路也不能让百姓白修,每日十文钱,中午供一餐午饭,粥必须能立住筷子,饼要大过手掌。各地接到命令后赶紧行动起来。
三月末,苟建忠终于带着十万斤粮种来到中州,把银子和种子送到了徐渊手上。
这一个月可把他累坏了,亲自去冀州鲁州收购粮种。为了不影响春耕,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建忠,辛苦了!”徐渊拉着他胳膊,很是承他的情。
“还好还好,就是路忒难走,中途陷了好几回车,幸不辱命把东西都给您送来了。”
徐渊见他眼底青黑,估计这些日子都没休息好:“你快去休息吧,晚上再请你吃接风宴。”
“哎。”苟建忠也没客气,他是真快困死了,带着这么多粮食和银子从灾区经过,那群人见这满车的粮食眼珠子都是绿的,追着车跑。吓得他片刻不敢马虎,生怕把这事办砸了。
第134章
粮种运过来,后面的事就简单多了。徐渊找来郭同知,向他询问各地的百姓人数,赶紧把种子分发下去。
郭怀瑾见府衙里那一车车的粮种心情复杂。昨天晚上他还在为种子的事发愁,谁成想今天一早就解决了。
听说他还处置了玉楼县的县令,那人郭怀瑾见过好几次,王俭没走的时候,逢年过节这人都要过来送礼,也给郭怀瑾送过一次礼,一尺见方的匣子里,装了六块小儿巴掌大的金月饼,直接被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