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付宇峥从头细数,将两人从相识起到现在的一幕幕串联,在脑海中自动演绎成一部大型连续剧,剧情进行到现在,只得出一个结论——这剧本,再牛掰的金牌编剧,都不敢这么写。

活了二十八岁,他并不是没有面对过感情之事,从小在英国长大,后又求学于大洋彼岸,在国外更加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中,对他表达过好感爱慕的人自然有过,异性有过,同性也有过。

但真正应验了那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老话,曾经的好感无一例外,全部被他拒绝,不是故作清高,只是当时确实没有动过发展一段感情的念头。

感情这件事似乎对他而言可有可无,原因简单,从小到大,他经历的,目睹过的情感,并没有什么完满的结局。

他的父母都是业内知名的心理医生,但是幼年时期,医者不能自医的母亲却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被重度抑郁折磨多年,最终在一个朝霞满天的傍晚,在他放学拉开家门的前夕,吞服过量安眠药物,永远沉睡在客厅的沙发之中。

母亲过世,向来严肃冷静的父亲一夜苍老十岁,他以为父母感情甚笃,可谁知一年后,一位在付雪岩的心理治疗下康复的抑郁中患者,走进了他的家门。

阿姨有着一个书卷气满溢的名字,习诗,但是他却无法接受,她的到来,打破了付宇峥心底对于“执子之手,死生契阔”的固有认知。

那时毕竟年幼,他也曾经质问过付雪岩:“她是你的病人,心理医生与患者之间不能发展除了医患关系之外的情感,你这样做,还算是个合格的医生吗?”

付雪岩却回答说:“我们在一起,是在确诊她完全康复之后,而且为了诊断公正有效,她的康复证明并不是出自我手。”

有理有据,他被反驳得哑口无言,最后终于问:“才一年……你就忘了我妈妈?”

付雪岩说:“我永远爱她。”

“爱她,永远?”当年的付宇峥不到十岁,无法理解成年人世界的逻辑,但是伤心和失望却掩藏不住,“那习诗你也爱?你这算什么,代偿心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