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戏班子吃饭,一般吃惯熟饭,他们早年就跑码头来过这地方,每次来,这里有户姓田的财主家,都要在龙王庙请戏。
说是给龙王爷看,其实就是想花个小钱热闹热闹。
且这方圆十里的百姓,想享受些热闹,也就活个田财主了。
张双喜说那姓田的财主是个善人,所以每次来他都要拜访,问上一声可请戏。
五福班就是那种小钱能请到的戏班子,他们有船,就敢接江岸边的短场戏。
像是那种百十人的大班子,人家只在郡府的大戏楼唱,而那体面人家要请,一般是要出路费,要么包船去请的,请了来最少也要唱三天。
对了,还有一种戏班,佘万霖家就养着一个,也没有多少人,上下乱七八糟比五福班多一倍吧,就养在后园子角。
恍惚听说人也是从小买的,买了来却不拜师,是跟教习学,只给主家唱,唯一的好处是坏了嗓子也不怕,送到庄子里找个活计重新学,回头再买一个好的。
反正,家里轻易不卖人。
主人家若想听,也不是请戏,就是唤了人来伺候戏。
除却戏班子,他家还有说书的,杂耍的,甚至,还有陪他摔跤的,骑马的……如今想来也不可耻,大梁燕京,勋贵云集,能养的起戏班的人家,其实还是少数。
树凹请不起大戏班,只能请得起五福班这样的,五福班也没什么值钱的门帘台帐,也跑惯了,那搭台的手艺便练出来了,半日搭台一日唱,两日就能满足一个乡里。
佘万霖如今最佩服,就是这种戏班子了,翻来覆去就那几本,偏能在三江混,不若京里还有庆丰,好戏班子想扎根那是什么功夫本事。
五福班就总算下了船,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