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朝野

载,得一明主,则复为朝廷心腹大患。”</p>

临敬殿里,皇帝为群臣弹劾西军一事,专来召见贾琏,一面说着,将段奂规的密折递给他。</p>

“贾卿以为这事如何处置”</p>

贾琏翻看了折子,道“微臣也在西北地方做过官,听闻过边疆之事,段镇北的处置,或有些道理,只是实在着急了些。倒不如学汉唐开西域置城,迁移汉人过去,最是稳妥了。”</p>

皇帝道“今时不比往日了,天时不在,西北皆是旱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尽皆断绝,怕是要汉唐时的十倍花销才能迁移汉民去置城,维护更是需金山银山做底,偏偏朝廷国库已空,里头已是只剩下群鼠饥肠辘辘。”</p>

没钱确实是个大问题。</p>

贾琏不说话了。</p>

皇帝摇摇头,叹道“贾卿本是个忠厚人,这时也瞒着朕大将军做人屠事,倒像是在朝中自污,想朕岂是兔死狗烹之人,贾卿莫非见此种种不能分明”</p>

贾琏道“段镇北的事,到底还不见得有定论。”</p>

皇帝无奈道“请贾卿且回尚书台。”</p>

贾琏于是告退。</p>

西军毕竟是久在外地,多少不能知朝堂动向。</p>

何况前年先皇特意传唤段奂规入京,若不是他之后前脚又离京了,恐怕后脚新皇上位的事也要出些差错。</p>

既然本是尴尬人,为公为私,段奂规这西军主帅已屠杀之事自污也并无道理。</p>

贾琏思索间,已经到了尚书台,望着自家署房内外堆积如山的弹劾折子,猛然一拍脑门。</p>

“罢了这谁压得住。发信去问问,不然就照当年子腾老爷故事,我也上一本去,请贬去老将军两级,叫他荣养,也算各自安好。”</p>

心中有了主意,贾琏即刻起草了书信一封,叫人夹在公文里,只管快马往西军送去。</p>

做了这事,贾琏终于轻松了,又署了半个时辰公务后,眼看外头已是黄昏,便起身来,散值出尚书台。</p>

主持尚书台以来,终究是做了一件大事。</p>

如今朝廷大胜,西面已安定,除去主帅的事不少,叫人多少是能空闲下来了。</p>

外面,兴儿昭儿两个正守着马车,见贾琏过来,忙请入车厢,驾车向荣国公府回转。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