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经过数年实验,微光的技术团队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改进的微型机器人能和功能单一的细胞融合,其中融合最好的,就是神经细胞。

研究在此凝滞,研究团队觉得这项技术无法突破,准备暂时搁置时,却被秦牧野重启。

微型机器人,脑神经,史莱姆,芯片……

秦牧野心中一动——为什么不利用这种技术,将微型机器人导入脑神经,再将史莱姆的源程序导入,将之当做以神经元为单位的生物芯片进行培育呢?

这样的研究构想已然超出了所有人类的认知,所有人都觉得秦牧野异想天开,是萧栎力排众议全力支持爱人,砸入大笔资金建造了特殊的生物实验室,推动了研究的继续进行。

当科研项目启动,秦牧野将微型机器人导入动物的神经细胞,再尝试写入史莱姆的源代码时——

他成功了,没有其他任何材料能写入的高维度代码,主动汇入了动物的脑神经,并且促使微型机器人快速繁衍。

实验初步成功后,所有研究员都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生物芯片被研发出来的可能。

最初,ouroboros是被当做真正的生物智能芯片来开发的,史莱姆的源代码被转化录入的越来越多,动物的神经元也和微型机器人彻底融合,眼看成功在望。

但实验室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研究团队就发现,微型机器人成长的极限,会被动物基因限制。

若是用青蛙的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作为载体培养,微型机器人成熟后就会有青蛙的习性;若是用小白鼠的脑神经培养,微型机器人就会拥有小白鼠的特性。哪怕是用猴子、海豚、猪的脑神经培养,依旧逃不出融合基因后的弊端。

最后,秦牧野生出一个想法——用他的脑神经做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