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剧本,而不是题材。”蓝礼简单地回了一句,罗伊却是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环形使者’是一个选择。”安迪没有直接否认掉这个可能性,但潜台词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在当下的情况,“环形使者”的确不是第一选择,却可以作为备选。
安迪的视线落在了罗伊身上,表达了歉意——上次递交的九个剧本,按照现在看来,没有一个用得上,罗伊等于是做白工了。
罗伊却丝毫不慌张,蓝礼的选择和他的判断契合在了一起,这是好事,两个人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至于安迪这方面,来日方长,他们还可以慢慢磨合,“既然你如此说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有更好的替代品?”
罗伊的视线落在了蓝礼手中的第二个剧本上,不过蓝礼暂时没有翻开。
“替代品?”安迪轻笑了起来,“我不会使用这个词。但……”安迪停顿了片刻,似乎正在思考应该如何形容更为准确,“如果你中意’环形使者’的话,这个项目确实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安迪的语气有些迟疑,不像刚才提到“黑影”那样肯定和积极,蓝礼也没有瞎猜,直接开玩笑地说道,“你的语气听起来可不是非常有说服力。”
安迪也没有兜圈子,诚实地说道,“目前这个项目,仅仅只是立项了而已,关于这个项目,我和华纳兄弟接触了三次,三次都是不同的制作人。可以看得出来,华纳兄弟自己目前也没有理清一个思路,他们仅仅只是买下了剧本的拍摄版权而已,其他所有内容都还处于待定状态。”
听起来天方夜谭,但现实里却十分正常。电影公司几乎每一天都在确立新的项目,不要说一整年了,即使是以月为单位,每家公司每个月可能都有三、四十个项目确立,从确定立项到正式开拍,这个过程可能是三个月,也可能是十年,它需要有人在背后推动,可以是制片人,可以是导演,可以是演员,可以是编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推动者,否则就会被淹没在无数项目之中。
不仅如此,即使确定了项目推动者,项目的推进速度也要看这位推动者的能力和人脉。
以“黑影”为例,项目确定了蒂姆-波顿之后,蒂姆刚刚贡献了一部全球十亿票房的作品,自然是得到了足够重视,再加上蒂姆已经在业内打滚了将近三十年,人脉非同小可,只要他一召唤,约翰尼就愿意响应,自然而然,项目就得到了华纳兄弟的大力支持。
安迪刚才所说的项目,显然就是无人问津的那一种。
“我仔细探听了一番,目前看来,华纳兄弟的预算应该是在一亿美元左右,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幻剧本,对视觉特效有着严苛的要求。”安迪继续说明到,可以看得出来,这依旧是一个商业大片的项目,至少比“环形使者”要更加有底气,“目前项目没有找到导演,没有找到进一步调整的编剧,制片人的话,则是蒂姆-刘易斯(ti-leis)正在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