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年龄、阶级、教育、文化以及财富等附加条件,每个人都在经受着属于自己的困顿,孤独、痛苦、挣扎乃至于麻木;同时,每个人也都在试图挣扎着活下去,哪怕是那些脑海之中闪过自杀念头的人也是如此,生存与毁灭的念头始终在互相搏斗。
这就好像一个哲学问题,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但生活之中却处处可以感受到。所以,电影可以唤醒每一个人的共情。
从艺术角度来说,“活埋”还在讨论生活,而“地心引力”已经在讨论宇宙和自然了。
换而言之,摆脱了故事和角色本身的情节性,“活埋”带来的是一种惊悚恐惧电影的快感,而“地心引力”则带来的是一种根植灵魂深处的震撼,真正地惊叹于生命的伟大。但反过来说,这些观影感受的差异,本身也就是故事和角色自带情节性所导致的。
再次重新回到原点,站在观众立场之上,观看“活埋”和“地心引力”,观影效果和成品质量撇开不说,但观影过程中的紧张感和惊悚感却是相似的,他们同样在关注着一个人陷入绝境之后的自我求生之旅,跌宕起伏的过程就是观影重点。
但两部作品的差异在哪里呢?
第一,观影过程之中,个人感官的不同,观看“活埋”是一种平行感,自己与角色是平等的,而观看“地心引力”则是一种仰视感,在宇宙面前的渺小。
第二,观影结束之后,反思和回味是截然不同的,“地心引力”的讨论话题将进入更高也更深的层次;当然,即使简单地从爆米花的效果来看,因为整个震撼是直接作用在灵魂深处的,实际体验也是成倍增长。
这两种差异,都是来自于演员的表演,而不是剧作本身的架构。
无疑,这对演员提出了无比严苛的区别。对于蓝礼来说,更是如此。
在此之前,“活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赢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可以算是他的扬名之作;现在,蓝礼又再次挑战一部相似的作品,稍稍不足些许,观众就可能陷入“故技重施”的老套窠臼之中,认为蓝礼的表演没有突破,甚至是在重复自己,进而影响对于整部作品的感观。
作为噱头,蓝礼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了,媒体势必会将“地心引力”称为太空版“活埋”,这是记者惯用的宣传手段,无关痛痒;但如果观众真的如此认为了,那就是蓝礼的表演失败。
细节的差异,在演员的表演之中缓缓渗透出来,并且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以及风格,赋予整部作品更加立体的感受,将“地心引力”与“活埋”区别开来。这就是蓝礼的严峻挑战。
甚至可以说,这是蓝礼从影起来的最大挑战,因为他不仅需要超越上一世的原版桑德拉-布洛克,还需要超越自己的“活埋”,并且将两部作品区分开来,同时还需要诠释出“地心引力”的恢弘奥义。
表演难度之大,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让人摩拳擦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