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2007年,第二阶段学院公关强势领跑的马丁-斯科西斯被看好凭借着“无间行者”圆梦奥斯卡,学院就安排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三位与马丁并列被称为“八十年代四大导演”的名宿,前来见证马丁的加冕仪式。
这无疑是最好的致敬!
但在得奖名单揭晓前,学院也无法确定马丁就真的能够得奖,这只是一种预测。但对于媒体记者们来说,这也算是最权威的预测了,他们总是习惯于从颁奖嘉宾名单来预测某些重要奖项的最后走势可能,尤其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今晚,学院邀请威尔-史密斯担任颁奖嘉宾,原因再简单不过了:
从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声势来看,“为奴十二年”的登顶是大概率事件,于是学院就邀请了黑人演员最为顶尖也最具辨识度的巨星登场,展现出了他们对“种族”话题的重视和尊敬所以,艾伦才在开场白做出了那些调侃。
但颁奖典礼的实际进程却完完全全出乎了意料,“地心引力”的横扫声势几乎不可阻挡,现在最佳影片的得奖者几乎已经没有悬念了,全场嘉宾都已经准备见证“地心引力”的加冕仪式了!他们甚至可以想象到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学院评委们将因为没有选择“为奴十二年”而遭遇到多么汹涌多么沸腾多么犀利的责备声。
正如艾伦开场所说,你们都是种族歧视分子。
此时再看到威尔-史密斯的登台,现场嘉宾们的表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就连威尔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正在官方媒体中心观看颁奖典礼的直播,但同时,他的双手也在键盘之上快速敲打着。
他知道今晚之后到底会迎来一场什么狂潮,因为媒体中心的其他记者同僚们都已经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了他们现在就正在敲打着新闻稿,而内容都拥有同一个主题:强烈谴责学院评委忽略了“为奴十二年”的优秀,学院是否太“白”了?
目前已经可以确认的是,“洛杉矶时报”、“综艺”、“旧金山纪事报”、“娱乐周刊”、“帝国”等等媒体都将报道这一主题。事实上,“纽约时报”也是同样的主题,主编打电话要求布莱德利撰写这篇稿子,但布莱德利拒绝了,最终主编将稿子交给了另外一名资深记者撰写;至于布莱德利自己……
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撰写稿子:为“地心引力”喝彩!
虽然布莱德利知道,这篇稿子“纽约时报”可能不会采用,但他还是希望写完,即使发布在个人博客之上也没有关系,他终究还是想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他终究还是愿意为“地心引力”的胜出而鼓掌。
他坚信着,“地心引力”是一部比“为奴十二年”更加值得肯定的作品不是因为“为奴十二年”不够出色,而是因为“地心引力”所创造出来的影院观影感受是更加重要的存在,这对于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品!
脑海里的所有想法如同泉涌一般,顺着指尖快速的流淌着,通过键盘化作了屏幕上的一个个文字。
然后,布莱德利的双手就停顿了下来,整个媒体中心敲打键盘的声音都集体停顿了下来因为威尔-史密斯即将揭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