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格斯开始思考,如果这是蕾切尔的表演,那么他会如何应对?
客观来说,蕾切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而且很少能够突破,某些时候是坏事,但某些时候也是好事;那么,蕾切尔的表演打破平衡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
“蓝礼,你这样表演的用意是什么?我只说,这次开口询问试探,打破了整场戏的平衡,难道不会情绪太多了吗?”欧格斯正在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这不容易,但他愿意尝试,毕竟此前只是偏见作祟而已。
“我正在尝试打破规律,其实也就是打破大卫的生活模式。”蓝礼可以感受到欧格斯的改变,他也认真地回答到,从结婚状态到单身前往酒店,大卫的生活模式被打破,同样,大卫的爱情模式也被打破,他正在试图做出尝试,这一点是他刚才与欧格斯在酒店门口之外沟通过的部分,“另一方面,我正在试图雕琢角色,与本、约翰的角色区分开来。”
就好像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一样,“月升王国”、“布达佩斯大饭店”等等,几乎每个角色都赋予了一种糖果色的怪异感,那么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性格差异也就容易模糊化所以他的作品很少能够让演员出彩。
欧格斯也是如此,导演的冷调风格往往容易占据上风。但“龙虾”又稍稍不同,因为角色必须避免同质化,这才能够赋予故事多样性和复杂性。
蓝礼、威士肖、约翰的三个角色都是被遣送过来的单身汉,然后各自因为不同的原因而找不到伴侣;当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自不同。除了外形之外,蓝礼还是希望在角色棱角和性格特征上寻找不同。
“如果你觉得太过突兀,我可以再尝试内敛地收一收。”蓝礼接着补充说道,“只有临时发挥台词这一部分吗?还是其他部分的情绪也太多了?”开机第一场戏,跃跃欲试的蓝礼很有可能在亢奋情绪之下发力过猛,这也正常。
欧格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细细回想了一下威士肖的角色,“你说的区别在哪里?”他需要具象化地了解一下。
“约翰是木讷,本是沉默,而我则是生涩。”略显相似甚至是相通的形容词,细细深想却能够琢磨出不同差异,再结合后续故事线索,角色就明显鲜活起来按照以前的构想,大卫可能就是木讷和沉默的结合,但现在却拥有了独特的人格,线条和棱角的分明让角色形象跃然于纸上。
“嘿,不要抢了我的工作。我也可以完成表演。”约翰-赖利恰到好处地插了一句话,看似正在吐槽蓝礼,实际却是打趣,然后拍摄现场的气氛就欢快起来此前还因为蓝礼和欧格斯之间的微妙气氛而略显压抑。
欧格斯没有理会约翰,而是细细深思了片刻,“我们再拍摄一次,把情绪收敛起来,让我们看看效果。”
欧格斯还是习惯于自己掌控主动权。以前在希腊拍戏,他能够自主创作,并且根据需求来做出调整;现在离开了希腊,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更何况合作对象还是蓝礼,欧格斯难免觉得束手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