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时他将这句话还给了陈原。
“因为你值得。”
“我值得吗?”陈原醉醺醺地笑道,像在问他,也像在问自己。
唐舟沉声道,“你当然值得,你该有更好的机会。”
陈原自小就拿到一份说明书,里面写满了指导方针,字里行间都在告诫他应该规避风险,如何将利益最大化,唐舟却是第一个考虑他值不值得跳出框架的人。
他望着唐舟,喉头滚了三下,好像在一瞬之间,终于得以咽下以往的许多不甘心,和来不及。
“我有三所最想去的学校,要能申请上,那就是我的机遇;要是不行,也没有什么损失。”
唐舟拿过手边的啤酒瓶,要和他碰杯,暗示他还有更稳妥的选择,“一般大家都会申请十几所学校,二三十所的也有。”
“学费都那么贵了,可不能委曲求全。”陈原刚要递出酒瓶却又紧张地收了回去,再次向他确认道:“……你真不觉得我在做梦?”?“做梦没什么不好。”唐舟用自己的酒瓶轻轻碰上他的瓶颈,像在邀请他疯狂一次:“我陪你一起做梦。”
原原
89
隔天早晨,陈原就开车去书店买了教材和单词书,刚走出书城,他又折返回去,买了几张牛皮纸,请书店的店员帮自己包上书皮。
无论是机会还是时间,他所能抓住和利用的都十分有限。通常考场都要提前几个月预订考位,他还要同时准备托福和gre两门考试,比起其他早早就开始学习和准备材料的申请者来说,他的起点已经落后于别人。有时候他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回到家煮点宵夜,洗漱完毕后坐在书桌前,顶多只能再挤出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时间,陈原几乎拿出了自己备战高考时的精神。以往他都和几个同事在公司后面的步行街吃午饭,现在则变成了一个人躲在隔间里,一手抓着楼下买的三明治,一手抱着谁也不知道封面写着什么的教材背来背去。
这导致他和唐舟之间的娱乐活动更加少了。难得空闲的周末里,两人的约会地点从电影院变成了咖啡店和公用图书馆。有时候唐舟会背着电脑和他一起去图书馆加班,陈原就坐在他身边背单词。
公共图书馆不像大学城里的图书馆,坐在书桌前的不仅有学生,还有同他们一样前来工作或学习的白领。学习的间隙,陈原抬起头,发现周围有不少年纪比他大上许多,却仍旧像个孩子一样坐在书架底下看书的男女,这让他觉得一切都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