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杳敛了敛震惊神情,抿了抿唇,怀着哄傻子的心情道:“你开心就好。”
“要不要我教你?”贺宸语调上扬。
吹箫他确实不如明杳,但一旦到了他熟悉的领域,他也是个好老师。
想着,他还眯着眼笑了起来,带一点吊儿郎当的清懒恣意:“叫一声贺老师,我就教你。”
“我谢谢您嘞,贺老师。”
“贺老师”三个字咬得重,满满当当的嘲讽。
明杳自然是不会学这种在键盘上敲的“乐器”,贺宸似乎也没强求。
他回味在了那一声满是讽刺味道的“贺老师”里。
又回想起小时候,明杳起初并不怎么乐意喊他哥哥。
贺宸想方设法的,才偶尔换来她喊一声哥,而且是连名带姓的“贺宸哥”。
那个时候他以为,自己是想要一个妹妹,所以那么固执地让她叫哥哥。
后来发现,或许不是这样。
只是当年的小小少年,还没意识到而已。
明杳还以为贺宸有了他的键盘小游戏,就会找个理由不学吹箫了。
却没想到,他的小游戏只是偶尔的消遣,萧还在认真地学,每天都有进步。
周五的这天,又下了雨。
一条关于某金碧辉煌的ktv被查封的消息,并没有引起人们关注。
明杳去录《五千年的声音》第二期。
第二期的节目是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24位嘉宾,两人一个小组。
除此之外,第二期更考配乐,要求嘉宾需要为影视片段原创出契合的配乐。
而且,难度大幅提升的是,要求同一曲原创配乐,需要同时契合两个不同的影视片段。
原创已经够难的了,还要一曲同时适用于两个片段,参与节目的嘉宾都挺紧张的。
向茵的手伤得不严重,第二期节目显得低调了不少。
正如古语说“丝竹”,丝指的是弦乐器,竹则指管乐器。
明杳的萧属于管乐器,自然是要找弦乐器搭配。
乔樱的琵琶属于弦乐器,她又知道明杳和向茵不和,主动就来想和明杳合作。
然而却被明杳微笑着拒绝了:“不好意思,我对那几个影视片段有点灵感,想找弹古筝的合作。”
乔樱脸色微僵了一下,很快又笑着说:“那太可惜了,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合作。”
节目组的分组不是固定分组,而是每次给出影视片段后,让嘉宾根据自己想配乐的片段,选择要与谁合作。
至于对方会不会和你合作,就得靠自己交际了。
他们与人分组,合作创作的过程,也会被录成vcr,直播时放到大屏幕上,给观众看。
明杳说想与古筝选手合作倒是真的,她选了一个穿汉服的年轻小姑娘。
似乎是受向茵的影响,第二期的节目,不少嘉宾自发自觉穿起了古装。
明杳穿的小白裙,虽然不是古装,但也还算淡雅别致。
弹古筝的年轻小姑娘叫周丝桐,目前还是个大学生。
这姑娘以前参加过比赛,表现得倒也成熟淡定。
明杳过去发出合作请求时,她稍稍犹豫便同意了。
明杳会一点古筝,周丝桐也懂笛箫,于是合作起来还挺愉快。
第二期的节目录制下来整体都挺愉快,唯一让其他嘉宾可能会心有芥蒂的是——
每一组上台表演的时间原本该是固定的,但明杳这一组表演完后,评委老师们没按流程来,而是没忍住多问了她们几个问题。
主要问的是明杳,问她原创的那首曲目。
不过还好,那一点时间后来被主持人补救回来了,整体节目并没出什么闪失。
这档节目也确实是冷,整体表演在对音乐不感兴趣的人眼里,恐怕还没有校庆好看。
人校庆至少能有小品相声逗大伙笑的,你们节目表演的什么?
音乐?没有歌词的纯音乐谁乐意听啊。
也是太冷了,上一期出了那么明显的直播事故,竟然也连个热搜都没上。
凉。
太凉了
只能说是注定凉透了。
然而节目组并不在意,他们背靠大树,只要不出什么致命差错,基本能一直干到养老。
弥勒佛似的总导演心态特好,还时不时感叹一句:热度于我何加焉?
然而第二期节目播出去不久,就有人跑来告诉他:“上,上热搜啦!咱们节目上热搜啦?!”
总导演叫王德润,吓得啤酒肚都抖了一下,“怎,怎么回事?”
该不会是上周五,那位贺小爷把人按桌子上的画面流传出去了?
怎么可能流传出去?节目组出了内鬼不成?
明杳没注意到热搜,她离开节目组后径直去了警局。
下着大雨,江曜从警局出来时,好几把伞跟着挤过来。
明母眼睛微红,巴巴地看着儿子说:“瘦了。”
江曜不敢看她的眼睛,跟着回一趟家后,没待多久就说有事要出去。
有事是真的有事,他的好兄弟们给他弄了个小聚会,说要去去霉气。
明母没强求,只说让他有时间回来住几天。
江曜始终紧绷着脸,闷闷地应一声:“嗯。”
他去参加的小聚会,明杳和明杏也跟上了。
江曜的好兄弟是以前一起打游戏的队友,一起参加过比赛,有的还在国外,有的在国内的就过来和他聚聚。
明杳认识那些人,但时隔多年也不怎么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