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利卡纳亚站}我们有个自己的小圈子,”米哈伊尔·波尔菲列维奇难为情地笑着,“我们晚上会聚在一起。
有时候有人从{尤里塔莎1905站}过来加人我们,现在他们都追随有不同思想的人,斯塔福德也搬到我们的车站去了……
这当然是没什么意义的,只是简单的聚会,但我们有时候也会谈些其他内容……在{巴利卡纳亚站},人们也不太喜欢受过教育的人。
所以,我们都是私下讨论,但是耶夫亨·斯塔福德说{莫斯科大学站}并没有消失,只是他们成功地封锁了隧道,现在那里面还有人。
不只是普通人,那里是莫斯科大学的旧址,这也是它叫{莫斯科大学站}的原因。
据称,一些教授和学生在莫斯科大学站被救了。
在大学下面有一些防空洞,是过去建的,我想这些洞可能是通过特别的隧道和地铁连在一起的。
现在那里还有一个知识分子中心,不过也可能只是谣言,受过教育的人在那里也有权力。
在那里,学习并没有停下,因为那里还有学生、研究生和教师。
文化也没有像这里一样消失,那些人会写东西,也还会做实验……
安东罗维奇甚至说他的一个工程师朋友偷偷告诉他,他们已经找到了回到地面的方法。
他们发明了一种防护服,有时候他们的侦察员被派到地铁里来……
你会觉得这一切听起来不可思议吧!”
米哈伊尔·波尔菲列维奇半肯定半疑问地加上了一句。
他看着苏梦帆的眼睛,苏梦帆却发现了他眼中的悲伤和一种怯懦而疲惫的希望,苏梦帆咳嗽了一下。
尽量自信地回答他说:“怎么不可思议了?这听起来完全有可能!就拿大都会站来说吧,我听说过一样的故事……”
“到那里不比到翡翠城容易……我们私下都这么开玩笑地称呼大学和它周围的车站……你必须穿过红线或汉莎,但你不能去那儿,这你明白的。那儿也不好转,但我年轻的时候到过那里。”
苏梦帆问为什么难转,老人无奈地回答道:“在隧道中间有一列被烧毁的车。
我好几年没去那儿了,所以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那个时候你能看见烧焦的人的尸骸坐在座位上,太可怕了。
我不知道那儿发生了什么事,问过几个朋友,但没人知道确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