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裴瑄被她们挤兑得满脸通红,偏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何况这种话题,越反驳起哄的人越来劲,倒不如不吭声,任她们取笑,得不到回应也就放过她了。

六个人回了宿舍,分派好传单,揣进书包里。又坐在宿舍里盯着点,直到起床铃响了,才一跃而起,“走!”

趁着全校师生都在晨起洗漱的时间,她们悄悄来到食堂门口。陶玄和王世瑛掏出准备好的浆糊和刷子,罗静轩偷偷去食堂里搬出来个板凳,由最高的程俊英站上去张贴万民折的抄录版。长长的一张纸,张贴极为费时费力。陈定秀抱着程俊英的腿防止她跌倒,裴瑄则在不远处望风。

北风阵阵吹,她打了个寒颤,抱紧自己。眼看树桩子之后走来了一批三三两两说话的女同学,赶紧拔腿往回跑。

“来人啦,来人啦!你们好了没有?”她压低声音喊道。

“好了好了。”陈定秀扶程俊英跳下板凳,罗静轩眼疾手快抱起板凳往食堂里送,其余五个人立刻蹿开。

又等了五分钟,五个人才装模作样地又聚首在食堂门外,看到门口张贴万民折的地方已经挤了一堆学生在讨论。她们五个满意地迈步进了食堂。

罗静轩装作来等她们吃早饭的样子,打了个哈欠,招招手:“快来。”

大家去领取了早饭,坐在食堂,竖着耳朵听周围的同学在讨论门外的万民折,态度如她们所愿,正向积极,相互对视一眼,觉得可以在校园里发传单鼓动大家了。

裴瑄认真地听着安排,乖巧点头,但这也没用。另外五人纷纷伸手,很不客气地瓜分了她的早饭。

两节早课的时间,女师学生几乎人人手持一份传单,在下课时候小声交头接耳讨论着,自发关注起这件事。

中午时候,大家吃过午饭,在教室聊天。有中午离校吃饭的同学回来传达消息,说因为各校学生和各界人士的讨论,政府受到舆论的逼迫,将于下午召开说明会,来就青岛代表团的事做回应。

一下教室里学生便讨论开了。大家都想下去请假去现场看看情况,就算不能进去也可以去附近探听点消息。可上午学校发现食堂门口的万民折之后,很是生气,严禁学生参加任何与政治相关的活动。校务长还不许大家请假不去上课。说到此,又有些泄气,比较北京其他学校,校内师长们的态度真是过于保守了,莫不是还是对女学生持老一套管理观念吧?

晚上裴瑄去互助社,进门见到喜气洋洋的心刚,便知道下午他和白兰随代表团参加的记者会结果一定是顺利的。她笑着恭喜了心刚两句。

延年他们让心刚讲讲会上汪大燮说的话。听完后,大家只觉得这次收回青岛定然是稳了,承蒙政府这一次这么硬气,又有了英美法意的支持,怎么也不能出问题吧?

裴瑄听到郭心刚说的,关于北洋政府代表团已经到达巴黎的消息,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既然如今巴黎方面的几位外交代表没有相关的新闻传回来,那看来南方政府的横插一杠子并没给代表团带来什么坏影响。

她也有了几分高兴。如果一切顺利,那她大哥当真是这一伟大时刻的见证人了,这令她也觉得与有荣焉。不知道今年暑假回去是否能见到大哥,到时候让他详细说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是如何据理力争的,其它各国又是如何商定返还中国权益的。最好能让他仔细描述一下签字时的场景,战败国德国又是如何忏悔他们带给世界的伤痛的。倘若现场签字的照片大哥能为她带回一张,她决心要永久地将那张照片挂在床头,作为传家的珍贵物品,指给她后代的子孙看。

还要告诉他们,她也亲身参与了、甚至极大地靠近了这一历史时刻。它的成功,也有她的一点,极其极其极其微小的一点点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