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典籍里的华夏(推荐票加更!)

徐柯和韦佳辉目瞪狗呆的看着杨寿,属实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所以,难怪别人年纪轻轻就是大老板,而他们只配当打工人?

“这···倒也是个好办法,但是毕竟也不是长久之计啊!”徐柯还是有坚持的,觉得用这种坑小孩的办法拉动收视率,属实太难以启齿了些,关键是作为佳艺高管,一旦这种宣传的核心思想暴露,他铁定背锅。

杨寿道:“那就搞既有教育意义,又讨喜的节目,不就好了?”

说着,好似不经意道:“我们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太多了。”

“我倒是有个想法,那就是将那些古之文明的传承者、开拓者、发扬者们,都整理罗列出来,找一些演技好的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这些古人,形成古今对照,以今人的视角,再去看一看古人的坚持与风骨,你们觉得如何?”

杨寿说的,压根就是后世曾经大火过的《典籍里的华夏》,这样的节目既具备教育意义,又并不缺乏令人感动,或是感兴趣的爆点。

当然最关键的是需要一群能够展现那些古之先贤,精神、人文面貌的演员。

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不过以香江之底蕴,倒也不见得真筛不出一批这样的老演员来。

“老徐啊!你和胡金全有交情没有?”想到了典籍里的华夏,自然就想到了要展现这样的古典风韵,需要一个真正懂行的掌舵人,如今的香港影视圈里,要找这样的人物,除了胡金全不做第二人想。

徐柯虽然也擅长古装类型电影,但主要突出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抠细节讲考究,是大不如胡金全的。

徐柯苦笑道:“杨少何必舍近求远?只需要向邵六叔打声招呼,还怕请不到人?”

杨寿道一声:“也是!”

虽然佳艺是佳艺,无线电视台是无线电视台,虽属同盟,却毕竟不同。

但只要邵六还想搭上杨寿的那艘长生巨舰,就得帮他牵桥搭线,用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人脉,为杨寿充当工具人。

且这对于邵六而言,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邵六的产业重心在影视圈,不代表他只有影视圈的产业。

人到晚年,更尤为惧死,没有什么事比活着更重要了。

同样给杨寿当工具人的机会,多少香江富豪想求,还求不得呢!

别的不提,听说杨寿收了岛国人和方梦华的‘礼物’,就有一群香江富豪,纷纷有意将他们的干女儿、女秘书送来让杨寿品鉴指教,其中甚至还不乏当红明星,目前看来比王祖仙更红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