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突然意识到,掌握权柄的人,如果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影响全盘。最重要的是,朝中稍有动荡,影响的便是国计民生,是老百姓的生活。

胤礽是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比他坐在书房里,看万卷书,听无数日夜的讲课都要来的震撼。

这一课,是汤斌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法教给他的。

他自己学到了,却学的心惊。

姜鄢等着胤礽说完,等着他将想说的话说尽了,才说:“错误会得到纠正。你方才也说了,皇上不是没有允于大人的方案么?”

“治河之事,皇上与靳辅之间早有默契。虽然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皇上不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人。靳辅会被复职的。殿下放心吧。”

此时与姜鄢对话的,不是那个叫保成的小孩子,而是大清的皇太子殿下。

“姨母,我如今才明白,为何你当初执意不许我再这样。我当时应了你,多半原因是因为我不想你再担心,所以决定不再做这些事。可如今才真正明白,这些事不是我能够左右的。至少现在不是。我若插手,很多事情都会起变化。”

“朝中局面瞬息万变,政事容不得疏忽,若有错漏,不知要用多少年来补足。我不想因为我的一些些任性,而让无辜之人承担结果。”

姜鄢说:“殿下明白就好。”

“殿下还在成长,对自己不必苛责太过。这件事,也并非都是殿下的错。实际上,殿下有殿下的错,他们也有他们的错。”

胤礽笑了一下,说:“我明白。”

他还望着天上落下的雨,望着那一株梅树。

天已经不似方才那样黑着了,有一些些的白透出来,但仍然预示着今天是一个深重的雨天。

“政通人和,不是说说而已的。皇阿玛为此付出很多很多,我都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