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周围皆是面面相觑的文臣武将,各怀想法。齐誉韬向天英帝磕下一头,语调无澜道:“陈尚书避重就轻,陛下明鉴。若无前因,何来后果。尚家背信弃义在先,昨日陈郎中所做之事,都察院亦都有记录。”

浔阳王又说了一大段话!众人更为惊讶,也有大臣忍不住私下交头接耳起来。

陈尚书又被齐誉韬这番话堵住,那句“若无前因,何来后果”直接把帽子扣回他和尚光宗头上。

天英帝这会儿说了句:“你们都先平身。”

陈尚书站起身来,给自己一派的文官和那几个侯伯使眼色。接收到他眼色的人陆续出列一步,正想要继续说,可就在这时,一个太监从乾麟殿外跑进来,焦急的呼喊道:“报——”

太监来得突然,天英帝朝他看去。太监看起来有些惊魂的模样,他气喘吁吁跑到龙椅前跪下,说出的话就犹如一挂炮竹炸响在大殿。

“陛、陛下!周国使节突然造访,说是奉周国长宁帝之命,要见陛下!”

满殿文武顿时哗然,天英帝更是刹那变了脸色。

周国,使节……为何周国长宁帝忽然派使节到来?昨日天英帝刚派出一队官兵,运送了些新打造的礼器和大尧特产的芦柑去周国皇都,要“上供”给长宁帝。

怎地今日忽有周国使节到来?

面对周国这一强盛的邻国,天英帝心中惶惶。

太监又说了一句,内容更是如一石击破水中天:“陛下,来者不是一般的使节,而是、而是周国的贤王和玉衡长公主!”

天英帝顿时脸色一变,精神骤紧,立即起身道:“满朝文武,随朕去殿前迎接来使!”

使节们来得突然,陈尚书等一伙人不得不放弃继续弹劾齐誉韬和许愿,赶紧跟着天英帝走出乾麟殿。来使是周国的不说,竟还是在周国举足轻重的贤王与玉衡长公主,众文武无不重视。

所有人脸色都有些如临大敌的样子,就连兰慈县主都面有惑色和不安。

唯有齐誉韬和许愿,一个面不改色,一个笑开花。

齐誉韬看了许愿一眼,轻轻摇摇头,唇角却不由勾起一丝笑意。他牵着许愿,往殿外走。

许愿透过影影绰绰,伸着脖子期待的往外瞧,一边开心雀跃,还忍不住拍了两下手。

哇,来得真是时候!

子清师兄好棒!

第51章 撑腰现场,这夫妻俩怎么……

周国的贤王与玉衡长公主, 皆是列国响当当的人物。

这两位并非是周国长宁帝的亲手足,却极得长宁帝重视。

前者出身神秘,乃是长宁帝的义兄, 与长宁帝是打小的情谊,后还娶了长宁帝一母同胞的亲妹为妃, 椒房独宠;后者则是对长宁帝有救命之恩,被长宁帝认作义妹, 加封长公主, 据说她的驸马还是长宁帝亲手给把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