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47

事情定下之后,朝廷很快就派人去了张樱建在全国各地的粮庄清点粮种,不到两个月,各地都传来了好消息——

粮庄内储备的粮种虽然不能全国推广,却能供给近三分之一的田地种植。

别小看这三分之一。

毕竟高产粮种这东西即便有朝廷做保,老百姓也不一定会相信,就算相信,没见到实际效果也不一定愿意多花钱去购买,如果最后真能将全部粮种卖出去,那粮种的产量也没有作假的话,仅凭这三分之一,明年全国的收成就可以直接翻番。

所以尽管仍有人不相信张樱的庄子上培育出的粮种,朝中官员却个个都绷紧了神经,不敢出现半点儿错漏——

这种利国利民、还能改善满清名声大事,若是办砸了,未来的仕途就全毁了。

一时间,所有与此事有关的官员全都动了起来。

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员其实都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粮食这东西关乎老百姓来年全家老小一整年的生计,一旦出现问题,百姓接下来一整年只怕全家都要饿肚子;若是问题严重,甚至可能饿死人。

所以一些当地官员其实都已经做好了粮种卖不出去,需要自己派人到处宣传、甚至威逼利诱一部分有钱人购买粮种才能完成皇上定下的指标的准备。

但事实却与他们想象的完全相反——

当各地官员与张樱购置在全国各地的粮庄搭上线,并商量好了后续事宜后,钱亿果断将各地的商铺挪出来了一两个专门售卖粮种。

各地官府也都派出了官员和衙役到粮铺监督。

粮种铺子刚开业的时候,那些专门卖粮种的铺子确实没什么人光顾。

但很快,这些高产粮种其实来自粮庄的消息传开后,各地的粮种铺子立刻就被突然蜂拥而至的老百姓挤满了,连铺子外面都排起了长龙。

虽然百姓每个人都买得少,但确实几乎每户人家都买上一些。

这结果实在让人吃惊。

有那胆小怕事的担心有问题,立刻就将这事儿写成奏折送去了京城。

却也有那胆大心细,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的官员,立刻带着人去粮种铺子外守株待兔,花钱从那些百姓口中打听到了缘由。

原来那些老百姓会这么热情地购买粮种,竟是因为他们早就知道这粮种的存在。

粮庄那么大,即便特意选了偏远的角落建造,但毕竟不是种在深山老林,也不是只种一年,而是要在肥沃的土地上连续培育好几年才能得到如今的成果,所以难免会被周围的百姓发现。

不少人甚至亲眼到粮庄外看到过庄子丰收时粮食颗粒饱满,数量多如繁星,穗子因为太重而几乎垂落到了地面的景象。

先是粮庄周围的老百姓发现,而后一传十十传百,张樱的粮庄里的粮食早就成了不少人心里的黄金米。

尽管张樱等人不知道,但她的粮庄确实早就被不少老百姓盯上了——

若非庄子看管得严,庄子的负责人也早就和庄子周围的百姓说过,培育好的高产粮种以后肯定会拿出去卖,粮种的消息能不能藏到现在还真不一定。

知道这些粮庄的老百姓们,早就对粮种的发售翘首以盼了。

钱亿做生意多年,本就积累下了极好的名声,再加上老百姓对粮种等待多年的期盼,如今又有官府作保……

几相作用下,粮种竟没多久便售卖一空了。

这其中还有一则趣闻——

在粮种最开始售卖的时候,不少有钱人、大地主第一时间选择了观望。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新东西由朝廷推广出来的时候,不管效果好不好,没什么钱的老百姓其实都买不了多少。

最后,官府为了完成任务,自然只能找上当地的乡绅地主和富商。

所以当粮种出来的时候,这些有钱人的兴趣其实不高,即便隐约听说了这粮种确实可以提高产量,他们也完全没有紧迫感,而是选择稳坐钓鱼台,等着官府上门主动劝他们购买粮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