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养,你们这是遗弃,是犯罪!”一个民警忍无可忍道。
一听犯罪了,柳母当下把脖子一缩,嘴巴呐呐,再不敢轻易说话。
“你们还买卖妇女。”柳薇说,“也是犯法的。”
柳薇也是用这个罪名报的警,这话只有柳薇来说,因为再怎么样,她和柳父柳母之间的关系摆在那里,就是张青澜都不好开口。
那个男人慌了,“没有!我不是人贩子,是他们知道我在相媳妇儿后主动找到我,说只要我拿出五万块,就把自家女儿嫁给我。我看他们女儿长得漂亮,就同意了……”
男人怨愤地看了柳家夫妻一眼,早知道会惹出这么一遭事,他就不该跟他们过来。
柳父柳母也有点懵,嫁自己的女儿,怎么能和人贩子划上等号呢。
柳父底气不是很足地道:“我也只是担心她以后找不到好婆家,所以心急了点,大、大丫既然不同意,我不再逼她了就是……”
“对对,我们就是心急,其实也是为了她好,以后我们再不管她嫁不嫁人的事了!”柳母也慌,她再没见识也知道买卖妇女是要坐牢的罪。
她不能去坐牢,坐牢不自由,而且她还有儿子要养。她还等着宝儿成才赚大钱,以后孝顺他们呢。
两人看着柳薇,眼睛里有一点哀求,想让柳薇帮忙说情。
其实两人白担心,因为他们和柳薇的关系,民警这边只能调解。
柳薇可不愿意就这么放他们回去。
她垂了下眼,像对法律一无所知一样地看向柳父柳母,“我要和你们断绝关系,我把你们养我的钱还给你们,以后我不再认你们为父母,也不再做你们的女儿,你们同意的话,立个字据签下名字,我跟警察叔叔们说,不追究你们今天的事。”
民警们欲言又止,但到底没有开口。他们只是怜悯地看了柳薇一眼,法律根本不承认什么关系断绝,等以后柳父柳母到了六十岁法定的赡养年纪,如果他们想,柳薇再厌恶他们也得掏赡养费。
张青澜也没有说什么,还拦下不想柳薇白白损失一笔钱的班主任和教导主任。她觉得他们不明白,这样虽然不能彻底和柳父柳母撇清关系,至少柳薇心里要好受一些。
面对这样一对生来就不爱她的父母,她应该比谁都伤心。既然如此,又何必一直挂着这个名义来各种干涉她呢。以后柳父柳母再出妖蛾子,有了这张字据,柳薇作为亲子关系中弱势的一方也可以理直气壮一些。
而在柳薇提出立字据时,柳父柳母以为是柳薇退让了,还准备狮子大开口,想从柳薇身上榨出一万块钱来。
在他们报出这个字数时,旁人都露出了愤怒的表情。这对父母,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没下限。
柳薇又不是傻,连带学费,她只同意给一千五百块钱。
“我从三岁开始就帮家里干活了。”柳薇细细跟他们掰扯,“这么多年,我干的活不比外面那些专职给人做保姆的人少,你们要我报养恩,我认为我做的这些足够偿还了。至于生恩,我还不想被你们生出来呢,你们害得我受了十几年的苦,我是不是也该向你们要赔偿呢。”
不就是胡搅蛮缠嘛,谁不会似的。
柳薇咬死不松口,在柳父柳母不同意这个价钱后,她将字据一收,“那算了,反正以后你们再来骚扰我,我再报警就是了。等我考上大学到别的城市去读书,就算你们想再找我什么麻烦,你们也找不到我了。”
见她作势要把字据撕了,沉不住气的柳母忙开口:“一千五就一千五,死丫头,就当老娘养了个白眼狼!”
柳父也哼声叹气。
两人也算是在以前和柳薇过招时领略了柳薇的牛脾气,再不松口柳薇真会掉头就走。五万块的彩礼是永远都捞不着了,不能连一千五也没有了。
于是一千五百块,一张纸,表面上就断了柳薇和他们两人的关系。
柳薇又问一位民警:“可以借用一下相机吗,我给钱。我怕他们以后反悔,也怕字据丢失,我要把字据拍下来保存。”
现在的手机像素还很低,用相机拍才清晰,相机还会留下拍照日期。
这是小事,那位民警立即答应了。
拍好照,柳薇就说:“我不追究他们了,他们可以走吗?”
民警们失笑,对柳父柳母和那个男人教育了一通,等他们逃也似的离开了后,才转头给柳薇普法。
柳薇目露惊讶,然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之后几天,张青澜担心柳父柳母再来纠缠,总不放心柳薇一个人上下学,来接送了她好几次。
学校里也是第一次知道柳薇的家庭情况,对她进行了全方位关怀。
面对这些,柳薇心情良好时,还不忘找人把柳父柳母因为买卖女儿进了一趟派出所的事情到处宣传,务必要十里八村的人都知晓。
柳薇后来得到反馈,据说柳父柳母因为这事,连着好多天都没出门。
之后,柳薇的高中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她身上也没发生柳母说的那种一到高中成绩就不如男生的情况,高中三年,柳薇在第一的宝座上始终稳坐不动。并且还在全县举行的数学还有物理的竞赛选拔赛中,以一个小县城的高中生身份,从县到市到省,再从省到全国,一层层晋级。
最后还和被选拔·出来的来自不同地方的高中生们,代表国家出征imo,成为其中唯一满分选手,并和队友们一起拿下团体冠军。
此时,柳薇如果愿意,已经可以被保送到国家重点大学,但她拒绝了。不是装酷什么的,她只是希望以另一种更为人知的荣耀方式进入大学。
高三这年,柳薇成为本省的理科状元,可谓是金榜题名。
她以此来告诉柳父柳母,他们曾弃如敝屣的,最终成为了让他们触碰不到的高山。她是他们的女儿,但她所有的荣光,都只会给张青澜。
张青澜的确因此喜极而泣,张家人也高兴得找不着北,知道消息后马上就开始为柳薇准备升学宴,连她的小学老师和校长都请了,就是没通知柳父柳母。
柳父柳母知不知道柳薇成了省高考状元?他们太知道了!
成绩出来那天,成堆的记者跑到他们家里激动地采访他们,问他们是怎么将柳薇教育得如此出色的。
面对这个问题,柳父柳母先是懵逼,等他们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时,那一瞬间,说不心痛是假的。
高考状元,如此荣光,却与他们半点关系都没有。
记者们本以为会看到一对高兴的父母,结果却只看到两张黑得能滴墨的脸,死了爹一样。
这情况不对啊……
记者们的茫然让柳父柳母恼羞成怒,他们不愿意看到当这群记者从旁边看热闹的邻居口中得知他们和柳薇真实关系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两人几乎是气急败坏地将记者们轰了出去。
关上的大门外面,邻居们争先恐后地主动地对记者们说起了柳薇和柳家夫妻的八卦。
邻居们眼见柳薇前途远大,犯不着得罪她,全都说好话。于是,柳薇小时候的那些经历意再度被深挖,这中间难免添油加醋,但记者们可不管这些,他们只把自己听到的如实写上报纸。
就连柳薇高一时被柳父柳母逼着辍学家人的事,也被登了上去。
这还是纸媒发热发光的时代,关心高考的市民们才为取得好成绩的学子们真心庆贺,转眼就为这届高考状元过去的那些经历感到揪心。
柳薇不服输的坚定与迎难而上的执着被一遍遍夸奖,在她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曾缺失过身影的张青澜,也被一遍遍赞美,被称之为“最美教师”。
与他们相反的是柳家父母,他们被不停唾弃,被称为世上最不合格的父母,他们所奉行的那种重男轻女的封建落后思想,再被无数人抨击。
等到高考余热过去,柳父柳母也才终于从这阵舆论漩涡里挣脱下来,可以放心地喘口气了。
此时柳薇已经在准备迎接她的大学生活了。
升学宴那天,她在众人的见证下,认了张青澜为干妈。从此她和张青澜以及张家人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在去大学报到之前,柳薇将自己拿到的所有高考奖金换成各种教学物资,捐给村镇上新办的小学和初中。
回学校的那天,张青澜带着张乐言与她一起。
时值暑假尾巴,学生们还在放假,校园空空,学校里只有来接收物资的校长和几名曾经教过柳薇的老师。
柳薇到的时候,因为诸位老师很激动,所以众人在校门口寒暄了一会儿。
张乐言没在镇上读过初中,柳薇的初中老师不认识他,笑着问:“这是?”
柳薇含笑道:“是我弟弟。”
张乐言乖巧一笑。
等到他们进校门时,趁着老师们和张青澜聊天时,张乐言才偷偷扯了扯柳薇的衣角,指了指外面,“姐,你看,柳大宝在那。”
他们还没走远,柳薇回头,就见校门外站着几个把着自行车的男生,为首的是个小胖子。几年过去,面容虽然有点变化,但柳薇和张乐言一样,认出他是柳大宝。
柳大宝和张乐言一样,新学期就要进入高一了。张乐言在柳薇的辅导下,险险地挂上了普高的尾巴。柳薇不知道柳大宝考上普高没,但如果他一直是小学那个成绩,那大概率会去职高读书。
不是柳薇对职高带有偏见,而是小县城的职高这个时候总体上是比较乱的,里面有很多不安份子。如果柳大宝是个老实的,或许还有救。但如果他不是,那大概率这个书他会越念越坏。
柳大宝看过来的眼神带着一点仇视,还有一点嫉恨。
他看着柳薇,忿忿说了一句:“我才是你弟弟。”
柳薇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感觉,也没准备和柳大宝说什么。
她拍拍个头已经快要赶上她的张乐言,道:“乐言,走吧。”
她和柳大宝的交集,这辈子就止于此了。
柳薇进入大学不久后,就开始创业了。
智能机、互联网,还有各种前景不错的实业,只要她感兴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她都插了一手。
在她大学毕业的前夕,她的资产已经颇丰。
张乐言十八岁生日这年,柳薇送了一套房子给他做成人礼。
房子位于一线城市,在很不错的地段,和张乐言未来就读的美术大学在一个城市,方便他读书时居住。如果张乐言以后不画画了,靠着这套房子的出租,也够他攒下属于自己的小金库。
张乐言和张青澜起先说什么都不收。
柳薇就冷着脸问,他们不是一家人么,家人互送礼物不是正常的?这么多年,她也没少收他们的礼物。
这就是柳薇认张青澜做干妈的用意所在了,柳薇这话一出,张青澜怕柳薇多想,就让张乐言收了。并且一再交代,让她以后千万别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了。
柳薇应着,但每年依旧礼物不断,虽然没有房子贵,但价格也都不菲。
后来在张青澜五十大寿那天,柳薇还送了一栋别墅给她,就记在她名下。
那个时候,柳薇的事业版图已经非常大了,这期间她送张家人礼物,都是怎么贵重怎么来。张青澜慢慢地也习惯了柳薇的大手笔,更知道柳薇在这方面的执拗。
除了每年给她和张乐言各种送礼,柳薇还会找专人带他们到各处旅游。就说张乐言现在画画已经小有名气,画画的色彩和意境总是让人充满惊喜,这其中不乏被柳薇的人带着到处跑,开拓了眼界和心境的缘故。
除了对张青澜母子好,柳薇也没忘记回报过去那些年对她有过帮助的人。
每年,她都会捐出自己的一半收益。
村镇的小学和初中每年都会收到她的捐献,期间新增了教学楼和环境不错的宿舍楼;高中有她捐的图书馆,新修了操场,并改善了学子们的住宿环境;大学里,她帮着更换了不少硬件设施,还捐了实验楼。
在这些之外,柳薇还在老家县城里投资建厂,给县城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
柳薇做的这些,没有特意去对别人说,但她会特意让柳父柳母知道。
这不啻于杀人诛心。
柳父柳母最看重钱,对柳大宝最大的寄托都是有出息挣钱孝顺他们。柳薇有那么多钱,宁愿捐给不相干的人都不给他们。他们看得着吃不着,恨得快要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