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涵从来没有见过他们老两口拌嘴吵架。即使意见不一,也都是公公让着婆婆。她觉得如果她和韩义先老了也能这样就好了。
看着给自己夹菜的丈夫她觉得很满足。她和韩义先结婚几年了,韩义先比以前更在乎她,更宠她,凡事都为她考虑。家里公公婆婆也都很疼爱她,家庭生活和睦美满,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她很喜欢这种平静的生活。以后韩义先会下田干农活,她在村小学当老师,偶尔他们夫妻俩进山打猎改善生活,家里有几位长辈帮忙带孩子照顾家,这种生活在现在来说真的很完美了。
秋收终于开始了。现在要收获的庄稼主要是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土豆和红薯,还有一些像是花生、红豆等杂粮村里也种了一些。
秋收最忙的时候学校也是放假的,孩子们也会被安排在地里去捡拾不小心落下的粮食。
今年的庄稼有韩义先给村里弄的化肥都长得很好,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秧,大豆的豆荚也比往年多又大,玉米棒子的个头也比往年大。不管是水稻、大豆还是玉米都籽粒饱满。
田里种的棉花已经有可以采摘的了。那棉花的桃瓣张开,棉花的花朵又大又白,质量非常好。
有经验的老农看到今年的庄稼都笑开了花,知道今年这是要大丰收了。
第719章 萌生新的想法
今年之所以大丰收,除了风调雨顺,还因为今年田地里用了化肥。大伙虽然不说,但是也都很感激韩义先给村里弄来的化肥批文。
要知道这化肥的批文可不好弄,没有批文就是拿着钱也没地儿买化肥去。
虽然稻田里的水早就没有了,但是车也进不去。水稻都是割下来之后由人工背到田边的路上,再用马车拉到打粮食的场地。
水稻都还比较湿,一大捆稻子也是很沉的,一般都是男人们负责背稻子。
孩子们就会在已经割完稻子的田地里寻找落下的稻穗。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粮食谁捡到的就归谁,这是村里一直以来的惯例。
所以到了秋收时节孩子们都会在田地里忙活,捡到的粮食也可以给家里添些口粮。
南方稻米比较多,何雨涵也爱吃米饭,这是她比较满意的地方,如果在北方,大米就不是常见的东西了。
水稻被运到场上就会有人脱粒,然后晾晒。只有稻谷被晾干了才能入库。现在水稻脱粒是依靠人力驱动的一种机器,俗称人力打稻机,速度很慢。
何雨涵看到场上人们一把一把的拿着稻子脱粒速度真的是太慢了。她就萌生了设计一款动力打稻机的想法。
还有小麦,也一样费事儿。小麦人工脱粒后还要扬谷,那谷粒里不要的谷壳让风吹掉留下谷粒。这种工作艰苦劳累不说,还非常费时间。
如果麦收期间下雨的话麦子很有可能会发霉、发芽,造成浪费。这也是为什么一到麦收就全员出动抢收麦子的缘故。
她可以设计打稻机、打麦机,玉米脱粒机等,到时候打麦子、稻子都可以用机器,那效率可就高多了,也能尽快把粮食晾晒好入库,减少粮食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