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不一样的导演 何枝 483 字 2022-10-18

这证明华文化同样吸引人, 同样能够跨越文化的界线。

但这只是昙花一现罢了。负责人叶锦天是一名华人,哪怕他参与了许多华国电影的工作,但也并未回国定居。

因为他说:华国并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我一个人回来也就是单打独斗,没什么意义的。

全面的职业体系、合理的酬劳分配、完整的职业教育……这些东西都是评价一个国家电影发展工业水平的标准。

在此之后, 基本没有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获得道具、化妆方面的提名。

而目前国内专门从事电影服装设计的工作者寥寥无几。

原因无他, 这些工作的收入无法保证、前途渺茫,如何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这些行业呢?音效、道具等等也是同理。

西方电影发展的时间足够长,而且市场规模也庞大。很多职业比如说像道具师、音效师, 他们都已经成为了一门家传的行业。

家中的各种道具、几十年积累的各种音效,这些都是无形的传承与财富。

而在华语电影圈子,这些职位大多都是找一些有过电影工作经历,但并没有接受过真正学习的人才负责。

所以经常会有人吐槽华语影视作品的服、道、化、音有多么的简陋。

如果想让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跟,绝对不是只要依靠导演、演员就能做到的。

这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工作,实际上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爱之深则为之计长远,在秦砚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今天是否要获奖。

不过一旁的曹飞鸿和曹方,则完全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

华国三大电影学院还是有几部作品获得了几个不那么重要奖项的提名。

当每一次公布这些奖项的获奖者并不是华语电影作品的时候,曹飞鸿和曹方父子俩内心就一阵欢腾。

因为这一次的电影节根本就不是纯粹的艺术性比赛。

西方的电影巨头们想要撬开东方的市场大门,不可能在这次小小的实验中,直接把华国、太阳国这些亚洲国家打得找不到南北东西。

肯定会给亚洲电影留几分薄面,甚至还让亚洲人自我感觉良好,敢自己打开电影市场,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再加上这一次电影评审之中,的确有不少的华侨、华裔,基本上可以确定,华语电影最少会有一个奖项的入账。

而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任何一部华语电影获奖,那就证明了曹飞鸿作品的获奖可能性更高。

而且曹飞鸿这一次提名的可不是无关紧要的奖项,而是“最佳剧情电影”。

这已经是以往电影节中的最高奖项,全面在衡量一部电影的艺术性。

虽然和这次大学生电影节最后的“最受欢迎电影”比起来还有所差距,但起码也是第二重要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