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的票房趋势,戴尔曼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等待着职务调动的通知书了。
当然戴尔曼心中也在思考该如何和秦砚保持良好的关系,他无比清楚一位天才横溢的导演对于一家影业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
或许,自己真的应该去一趟华国?
虽然《古宅》还没有在华国上映,但是国内的关注度一点都不低。
早在《古宅》获奖的第二天,《华国电影报》便开始写了一篇名为《华国作品荣获国际电影节重磅奖项》的报道!
后来随着《古宅》在北美、欧陆的舆论发酵、正式上映、票房大卖,《华影报》还刊登了一些列的追踪报道——
华国大学生电影作品《古宅》在北美成功上映
在西方引爆票房奇迹的华国电影《古宅》
华语电影的魅力!——从《古宅》说起
这些报道,从一开始称秦砚为“平城电影学院学生”,到了后来已经直接称呼秦砚为“新锐导演”、“新一代导演”,可以看得出来国内报刊媒体对于秦砚身份变化的态度。
国内这几年报纸媒体还十分兴盛,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希望采访秦砚和《古宅》团队。
对于这件事情秦砚的朋友们、学校领导、班主任何建华他们都知道。
他们认知中的秦砚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几乎不愿意出现在报道中的人。之前多次学校、国内性质的获奖,秦砚根本就没有接受过采访。
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在北美票房疯涨的情况下,秦砚依然每天坚持上下课,哪怕这已经是他大学阶段的最后几门课,也一节不落。
平时上课还是会做笔记、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的盛气凌人、教授提问也会认真作答……
无论是和秦砚关系比较好的教授,还是班主任何建华对于秦砚的品性都相当放心,所以他们也没有单独找秦砚说什么。
他们都下意识的认为秦砚一定会处理好纷至沓来的名利之事。
可谁知道这个时候秦砚突然一口气答应了几家媒体的采访,而且这几天家媒体在国内都属于特别大的杂志与电视台。
更让人惊讶的则是秦砚在采访中所谈论的话题以及展露出的个人形象……
《大众电影》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领域发行量最大的半月刊,在这个纸媒依旧盛行的年代,每期的发行量都可以上百万份。
而今天就是《大众杂志》社记者和秦砚约定的日子,而地点安排在杂志编辑部内。
出于礼貌,杂志社的采访小组早就已经到位,负责采访的杜苏芮还在低头检查自己的采访大纲,一旁杂事的李小雨则在和其他工作人员聊天。
李小雨有一些不满地对杜苏芮抱怨说道:
“这个秦砚未免也有一些太猖狂了吧。虽然还没有到时间,但是别人接受采访都会提前到,哪像他现在人影都还没有看到一个。”
这些年李小雨跟着杜苏芮采访过的电影行业大腕儿也不少,其中更加讲究排场的大腕,她也不是没有遇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