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评价时政,还是行业丑闻,都不用担心说错话。
所以现在吃饭聊天,已经成了秦砚每天缓解自己心理压力的重要方式。
但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秦砚在饭桌上的时候似乎有一点出神,谢北杨一连说了好几句话,他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
“啊,你刚才说什么?”
秦砚没有倾听自己说话,谢北杨也没有任何导恼怒,因为他知道秦砚肯定在更为重要的问题。比如创作剧本的时候,秦砚就经常这样发愣。
两个人的生活模式已经越来越老夫老妻化了,知道对方的习惯,宽容对方的小毛病。
谢北杨只是把刚才的问题又重新提了一遍。
谁知道秦砚根本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电影的事情,我还在考虑。有个事我需要和你商量一下。”
现在二人的生活模式,有什么事情都会直接提出。很少出现秦砚这样的单独提醒。
突然这么郑重其事的对话,让谢北杨也有一些紧张:“什么事情直接说呗。”
谢北杨特别喜欢观察人类的表情,这一点也是跟秦砚学的。此时谢北杨在秦砚脸上看到了:不好意思、担忧、内疚、害怕拒绝等情绪。
谢北杨下意识以为秦砚是有什么困难需要自己帮忙,因为从小到大别人求他帮忙的时候,最常见这样的表情。
谢北杨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只要无论秦砚要他做什么,只要不违反他的原则他都会答应的。
毕竟在谢北杨心里秦砚是自己最重要的朋友,同时也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那个你看,我们家里现在东西也越堆越多了。这个房子实在没有办法再住下去了,两个人住在一起也有一点拥挤了……”
秦砚已经语无伦次了,什么叫做“我们家”?同样的话颠倒反复,丝毫不见秦砚平时的冷静。
虽然秦砚在购物已经很克制了,但是这几年他买的各种珍藏影碟、五花八门的书越来越多。
他的书房早就堆满了,现在连客厅也摆放着大量的蓝光影碟。虽然它们都排列得很争气,但依旧无法改变空间越来越狭隘的事实。
听到这句话,谢北杨表情突然凝固了,他已经开始脑补秦砚接下来要说的话——
“你看现在空间已经堆满了”、“两个人有一点挤”、“然后要不你还是回去住吧”……
这是一条完整而且顺理成章的逻辑链。一旦陷入这个逻辑,谢北杨就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
所以秦砚脸上的为难,是想让自己搬出去吗?
谢北杨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时的情绪,还因为在他的生命中,除了自己的父母、哥哥,他还从来没有和别人生活在这么一起生活这么久。
其实谢北杨也思考过,但他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和秦砚之间的关系。唯一能够确信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太让人安心与舒适了。
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日三餐的口味也相近、聊天的时候虽然会坚持各自的意见,甚至有过面红耳赤的争吵,但是最多几个小时就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