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页

不一样的导演 何枝 503 字 2022-10-18

“其他导演不如秦砚”,这句话的侮辱性实在太强了。国内能够让秦砚在意的前辈还有好几个,秦砚都是一一上门求助,然后再顺势提出自己的计划。

再比如面对观众即将把《生于淤泥》推上神坛,秦砚发布的那一则《申明》,更是错综复杂。

看上去,秦砚仅仅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公益、对于电影性质的看法,这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

实际上为了确定这一则《申明》的遣词造句,得到官方的认可与支持,秦砚不知道在国内跑了多少的关系。

要知道当时政府、社会都已经为秦砚高唱赞歌,甚至有些地方、官方机构还号召观众、员工去看电影。

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虽然《生于淤泥》从头到尾就没有国家投资,也不是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但这个时候《生于淤泥》明显带上了政z的色彩,少说也能够给《生于淤泥》再带来上亿的票房收入。

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表彰、荣誉、赞扬,这些都是归功于秦砚的荣誉啊。

不夸张地说,《生于淤泥》之后,秦砚就算官方认可的导演。如果再来一次奥运会这样的超大型国家活动,秦砚肯定属于第一梯队的备选导演。

这些都是所有电影人都求之不得的荣誉、资格,偏偏秦砚要拒绝,而且还义正言辞说什么“电影的归电影”。

愚蠢!幼稚!不知道好歹!理想主义!

前脚有关机构刚给《生于淤泥》定性,后脚电影导演就站出来反对。这岂不是不给某些领导的面子吗?

秦砚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把相关部门给惹怒了,以后他还怎么拍电影。

另外一方面,申明》所痛斥的资本现象,很明显也会惹怒一些电影资本方、影业公司。

这一次的风波明显就是已经有许多人不满自己搞出来的风波,秦砚哪怕再自信也不认为自己能凭一己之力对方整个市场。

如何平衡与同行、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同样是秦砚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则《申明》看上去义正言辞、慷慨激昂,事实上却是多方进行博弈的结果。

秦砚在保留自己底线的情况下,已经修改了很多措辞。否则以秦砚的真实想法,《申明》内容更加激烈。

为了让各方都满意,秦砚也找了很多关系,也亲自拜访了无数人。

哪怕平时秦砚最讨厌喝酒、最讨厌送礼走关系,那段时间秦砚也不得不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别说“刘大力”生活在淤泥之中,秦砚又何尝不是在淤泥之中呢?

哪怕秦砚不计成本、放下身段,最后能够圆满的解决这些问题,还多亏了一个人的帮助,而今天秦砚还得专门去感谢这位大人物。

平城别墅中,谢北杨一大早就起来准备今天的行程,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直接来到书房喊人。

“快,该出发了。”

秦砚从桌子上抬起了头,很是严肃地说道:“我手里还有点工作,今天可能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