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要做鹌鹑蛋罐头?”
向南竹还没想到,这种东西还能自己家做。
“罐头厂做的罐头只是密封性好,其实我们自己也能做的。”
只要小心一点,还是能保持一小段时间不坏的。
这下胡瑶心里头有数了,家里的装样子的鹌鹑蛋赶紧做了,要不然很快就坏了。
“鸡蛋呢?”
五娃仍抱着向南竹的脖子,瞪大眼睛看着胡瑶。
要不是五娃嘴角开始流口水时,胡瑶还以为她对做食物有什么兴趣呢。
掏出手绢给五娃擦擦嘴角,胡瑶慢条斯理地说,
“呀,小五想吃五香鸡蛋呀,那就煮两颗吧。”
“两颗?”五娃露出很惊讶的表情,大概是在算家里有多少人呢,一只小手抖了抖,又伸出一只小手抖。
最后连向南竹也看不下去了,把他自己的大手伸出一只。
“小五,你看加上这只手呢,够用不?”
“这么多人?”五娃立马瘪起了小嘴,不数了。
“我的鸡蛋。”
小五一副可怜巴嘏的样子,另一边趴在向正宗怀里的四娃,正用两只小手慢慢地摸着向正宗的脸。
四娃,“你觉得你长得像谁?”
向正宗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我妈?”
其实向正宗对亲妈的印象很模糊的,就记着在自己很小的时候亲妈就不见了。
虽然现在亲爹向师长再婚,但是向正宗有的时候有种感觉,亲妈并没有死。
可是他又觉得是种妄想,毕竟都过了有20来年了,人要是活着,为什么不回来。
也不可能会有后来的后妈,并向师长的再婚之事件。
但是,即使向师长再婚的时候是被迫的,也都结婚了20年了。
所以,向正宗心里头又否定了自己的那么点期许。
更虽然,当时的他还小,更更是知道,亲妈是失踪的,却失踪得无影无踪。
而向正宗心里头还有个疙瘩,就是结婚证。
在过去那年头,是不兴有结婚证的。所以很多人是在解放前后到民政局补了结婚证,而向正宗亲妈,却没有赶上那个时候。
“哎呀,你抱紧点啊,我差点被你扔地上了。”
四娃的两只小胳膊用力死搂着向正宗的脖子,刚才向正宗不知道在想什么,手一松差点把他扔地上了。
在驴车车板上来回晃的三娃,看到四娃被吓到时,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四娃却气得脸都有些发红了,他伸手在向正宗的肩膀上用力拍了两下。
“你们家的人咋这么不靠谱啊,现在把我给差点掉地上,以前是把你家娃丢了,真是不靠谱的一家子。”
白老头在旁边听着眉毛差点竖起来,他转过身立即就盯着四娃。
“小小年纪,倒是什么也懂。”
四娃马上“哼”了一声,眼神却往向南竹那瞟了瞟。
而向南竹自然收到四娃不明所以的眼神,就冲他笑了笑。
“傻子。”四娃暗自叨叨了一句,不过除了他自己,没人听到他说的话。
向正宗也自然没听到,不过却把头转向了另一边。
“他们回来了。”
是大娃同黑老头,而很明显却是黑老头一边走一边摇头,不知道在为什么事而遗憾又叹气。
可大娃的脸色还是那么的淡,但是眼尖的胡瑶发现大娃眼角有些发红。
不知道是什么事,居然让大娃的情绪还有了变化。
“都上车,先回家。”
胡瑶没有问大娃打了什么电话,或者又问到听到什么,而是拉着大娃上了驴车。
黑老头也没有说话,他安静地赶着驴车。
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来照相,可回家的时候,气氛却有些沉重。
胡瑶同向南竹俩人对了好几眼,最后俩人都互相摇了摇头。
意思只有一个:
“回家再说。”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头有事,总觉得今天这段回家的路显得有些长。
总算是看到刘家村的村口时,胡瑶紧张的心才算是微微落了下来。
不过这么一大群人进村,还是挺显眼的。
尤其是有个人正好挎着篮子出村,看到胡瑶他们这一车人时,立即跑了过来。
“姓向的,你好样的,你给我等着。”
看着张牙舞爪的向家婆子,胡瑶第一个伸手朝对方指着她的手用力拍了回去。
胡瑶长这么大,也算是头一次跟人说话咬牙切齿,狠狠的。
“我告诉你,老向家的,我们家跟你们家没有一点关系。你别想再想那些有的没的,等我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后,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胡瑶一直对于向南竹能被老向家收养,总觉得这事很奇怪。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就老向这风水,咋可能生出向南竹这么正的苗子。
胡瑶眼睛瞪得跟牛眼似的,指着离驴车越来越远的向家婆子继续大声骂着。
“不要让我查出来我男人是不是被你拐来的,到时候,你们全家,整个老向家就都等着坐牢吧。”
“呸,老东西,到时候你下跪没用,跪死都没用。”
向家老婆子爱给人下跪害人的毛病,胡瑶早就想收拾她了。
胡瑶的喊声快传到整个村子了,而她的话,也立即引起了四娃的注意。
本来还坐在向正宗怀里的四娃,马上就扑进了胡瑶的怀里,还冲着胡瑶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咱家就你是个明白人。”
胡瑶一是气急,二是被向家这个死婆子给烦的不行。
和刘大脚商议坑自家的时候,居然还在自家后院门口,胆儿够肥。
幸好三娃听到他们的话了,现在老村长出面,把刘大脚给压下去了。
可老向家可不是那么好压的,胡瑶觉得,他们家和老向家,在村里只能存一。
这是胡瑶的打算,而她今天够恶够狠的样子,也让向南竹愣住了。
不过向南竹还是朝胡瑶笑了笑,在下了驴车换到轮椅上时,还在劝导胡瑶呢。
“噢,这个事你想错了,我不是被拐的。”
“我确实是被老向家收养的,而且当时的老村长还给作做证的。”
向南竹的话无非是怕胡瑶吃亏,专门说给她听的。
而胡瑶却有另一种感觉,所以她觉得应该把事情弄明白些。
“当时你才两三岁,那会儿还没有记忆呢,你能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