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开窗户,拿起手机拍了张照,没有修,随手发在微博上。几分钟后,微博收到了十几条评论,而点赞那边因为关掉了提醒,只显示一个小红点。
宁织嚼着快餐里没放够油口感很硬的红烧茄子,屈起手指戳了一下屏幕,本想回复评论的,却按到了点赞。
名单展开,最近点赞的用户头像是三只小狐獴,可爱又滑稽,宁织咽下茄子,笑了笑,这才看到对方的名字:sarcophagi。
这是个非常生僻的单词,但很巧的,宁织知道它的含义。两年前,在他还写公众号文章的时候,他就有一位叫作 sarcophagi 的忠实读者。或许用忠实读者来概括不太准确,因为 sarcophagi 从不评论,但是每篇都会打赏,好像没什么话想对宁织说,但又想让他注意到自己一样。
公众号停更以后,这位珍贵的读者失去了踪迹,两年后的今天,又如此突兀地出现。宁织看着那行字母,突然产生了一种故友重逢的唏嘘感,虽然他们素未谋面、并不相识。
他抱着窥探的心思摸进对方主页,结果发现 sarcophagi 非常不活跃,只偶尔发些城市的风景照片,有雪天的屋顶、雾气中的霓虹招牌、夜幕下的山峰轮廓。正在翻动态,江忏的消息进来了,宁织连忙点了个关注,然后退出微博。
江忏发的是个微信名片,就是之前联系过的精神科医生。宁织感激地道谢,江忏回了句不客气,口吻很是云淡风轻。
宁织继续吃饭,放弃了寡淡的茄子,对着鱼香肉丝挑挑拣拣,手机屏幕微微一暗,他碰了一下防止锁屏,可是亮起来的界面里并没有弹出新消息。
宁织斜眼看了一会,拿起手机打字:“你在干什么?”
江忏说:“吃饭。”
“外卖?”
“嗯。”
“我也是。” 宁织拍了一张快餐的照片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