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钟起渊与钟初鸢离开阜县后便往南走,因钟初鸢的户贴还在钟家,因此她换上了钟起渊淘汰下来的道袍,伪装成道士。

逢官兵盘查,钟起渊便拿出原主的寺观户贴,再宣称钟初鸢是她新收的弟子,还未正式入道观。朝廷对寺观户的管理较宽松,这些官兵便没有细问,直接放行了。

钟初鸢疑惑:“在家乡,官府似乎也没有盘查得这么严呀?”

钟起渊道:“宿州隶属宣武节度使,过了淮河,便是淮南节度使的地盘,再往南,至长江一带,便属江南。江南偏安一隅,许多规矩都还存在。这儿又是中原百姓躲避兵祸的首选之地,大量浮浪户涌入,极容易出现乱子,官兵自然盘查得严格些。”

钟初鸢对此也有所体会,她们在淮河的渡口渡船过河时,便看见两岸酒肆林立,熙熙攘攘,坊市的格局完全被打破。夜里,宵禁制度也仿佛不存在于此,酒旗招展,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而过了这些地方,便可看见因没有户贴而被拦在城门外的浮浪户,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家,也无法进城寻找生计,便只能待在城外。

稍微强壮的男人看见有商队要卸货交税进城,便殷勤地前去帮忙卸货,以讨得几个钱度日。

而瘦弱的女人便只能坐在一起,等牙侩将她们当成货物一般售卖出去。

这些画面冲击着钟初鸢,令她久久无法平静下来。她想帮忙,可是很快就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这些人需要钱,需要粮食,而她既没有钱,也没有粮食。她们这一路吃穿用度皆是靠她们路上给人做法事得到的钱,她并没有闲钱施舍这些人。

钟初鸢第一次感到挫败。她道:“淮南节度使为何不安置他们?”

“一个地方,土地资源、人口、劳动力原本就只有这么多,这些浮浪户涌入这里后,便会失去平衡。让淮南本土的百姓将资源让给外人,他们会乐意吗?”

钟初鸢知道没人会乐意。

再往南走,浮浪户便少了许多,而官府的盘查也没那么严格了。

钟初鸢发现许多浮浪户在这儿都能得到安置,虽然她知道直接问钟起渊便能得到答案,可她仍旧选择自己去观察和思考。

最后发现淮南和江南离有战乱的中原近,因此为躲避兵祸、苛捐杂税的浮浪户多。而江南往南边属于山林多,耕地少,人也少的“南蛮之地”。官府巴不得多来些浮浪户开垦荒地,提高税收。

她将这个结论告诉了钟起渊,后者道:“除此之外,你还有别的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