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不过也因这个原因,大唐官制虽然是从九品到一品,可哪怕熬到宰相,也才是三品侍郎,而其上的一品二品,中书令、侍中、太师什么的,都是虚封,一般给年纪大,资历老的老臣用来加封。

而三省一这样,其下的六部就尴尬了,尤其六部尚书,六部尚书是正三品,光比官阶,和宰相同级,如何做宰相手下,所以从此以后,六部尚书也不再轻易任命,一般各部工作由侍郎主持。而尚书也渐渐变成虚封,有时也给一些从侍郎提宰相没提上的当补偿。

唐朝有一个升官的潜规则,当爬到四品时,如果升到六部侍郎,例如户部,那他就是主政户部,下一步如果转中书省,成为中书侍郎,那就可能问鼎宰相,若加了平章事,那就是宰相了,可他若从户部侍郎升为户部尚书,那就说明升宰相无望,可以等着致仕了。

所以冯道看到“户部侍郎”,就明白郭崇韬给他安的职位是主政户部。

冯道眨眨眼,他擅内政,主政户部也算合意。

“怎么,还算满意?”李存勖笑道。

冯道微微点头,“臣对打理钱粮还算有些心得,在户部也算合适。”

李存勖却摇摇头,“户部那点小庙,你之才,却是大材小用了。”

说着,李存勖提起笔,在后面加了几个。

冯道看了一惊,“殿下,这……”

李存勖放下笔,笑着看冯道,“这个怎么样?”

冯道看着卷上,后添的那五个字,“充翰林学士”,一时没了言语。

以河东掌书记冯道为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

户部侍郎正四品下,翰林学士无品阶,冯道可以对户部侍郎受之坦然,可对翰林学士,却是受宠若惊,盖因这翰林学士,在大唐,实在意义非凡。

翰林学士在大唐有个别称,内相。

唐玄宗时,李隆基为了分宰相权,在禁宫内设翰林院,选才子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翰林学士,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参赞政务。因翰林学士身在宫中,久在帝侧,所以深受信赖,而翰林学士又掌制诰,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皇帝往往直接命翰林学士拟旨,所以自翰林学士出现起,便打破了原来诏书出三省的规矩。(以前都是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而翰林学士一出,皇帝直接越过三省,让翰林学士拟旨下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