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知道了观里诸人的事迹,接下来自然就问廿七自己了。
问多大了,廿七:“二十多吧应该。”
问皂角什么时候去世的,廿七:“不记得有没有十年了。”
问遗书什么时候写好的,廿七:“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写好了。”
那场异族侵华的战争持续了好多年,没人知道观里的人到底哪一年下山的。
没人知道皂角到底多大年纪。
随随便便模糊一下,时间上的误差能有个十年,并且完全无从考证。
廿七说:“爷爷算不清时间了,我后来大了,也没去特意记录时间。在山里,记不记都是一样的。春夏秋冬,往复循环。吃喝拉撒,念念经文。每天都是一样的。”
他表现得很淡然。
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来那句“山中无岁月”来。
其实对阮祥云来说,这些也并不重要,没有谁非要去当个福尔摩斯一定要调查清楚的必要。
尤其七叔爷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二十多年前,那个谁家的闺女,没结婚先把肚子搞大了。后来嫁得远远的。只没人知道那孩子哪去了!”
可那个姑娘远嫁千里之外快三十年了,她父母也早就去世了。她家是村里的外姓,不是老姓,也没别的亲戚了。
那时候农村也没手机,甚至电话也没有。山村不比平原,那时候平原农村还一个村里一部电话呢,可山村要到乡里才有电话。
找也找不到了,可以说是死无对证。
没想到七叔爷神助攻!
阮卿侧目。
她适时地插了一句:“那……他算是咱们村的人吗?”
大家伙顿了顿,都看向阮祥云。阮祥云试探地问:“你……上过户口吗?”
廿七演技上身,无比自然地反问:“户口是什么?”
七叔爷骂道:“上个屁!我师父都半辈子不出山,谁给他上户口去!这是生在解放前的人!”
“呀。”阮卿掩口,故作惊讶,上台词诱导,“那他是黑户啊。那怎么办呀?”
大家纳闷,阮爱华的闺女怎么说起话,动作神情这么造作,劲劲儿的?
城里人真怪。
“这还不好办,没户口就补户口呗。搁农村不稀罕。”七叔爷说。
阮卿从小生长在城市,有点身边即世界,总以为世界上的事都该是有序的,遵守规则的。她不知道在一些偏远贫困甚至并不偏远也不贫困的农村地区,有些事跟她想的不一样。
譬如有些人活到四五十岁了,也还没上户口——前两年县里组织干部下基层,就摸出了好几个。
譬如有人结婚十几年,孩子都上中学了,过不下去了闹离婚才发现根本就没扯过结婚证——村里就有这样的,还不止一对,因为“结婚”的时候还没到法定年龄,办完婚礼过几年就全然忘了该扯证的事了。
总之七叔爷一指自己的儿子:“这事你去办。”
阮祥云也一口答应。
不说离廿七这里最近的就是他们老梅沟村,既然被他知道了这里有这么一个黑户,职责所在本就该管。单就说野人观里诸人事迹和廿七小兄弟之所以成为“黑户”的历史原因,阮祥云这一腔热血也不能不管。
他答应了,但是心思不在眼前,飘得很远。
事情进展得这么顺利!阮卿高兴死了。
她脸上的笑就绷不住,带出了形迹,大家不免多看她两眼。
她忙说:“他是我救命恩人,我替他高兴。”
七叔爷也说:“就是,该高兴!”
他看阮祥云走神呢,踹了他一脚:“那明天,咱带廿七一起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