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第 180 章

九溪县的领导们:“……”

启动是不可能启动的,现在县级城市城投融资也困难啊!

那就没办法了。

卫昇也是这两年才开始赚钱的,两年多前,他自己还是个月工资还没过万的电视台编外职工,怎么可能拿出几个亿去给一个乡镇搞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虽然现在大家都没钱,但是……

“如果能把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起来,以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旅游产业,到时候也未必需要对外融资,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之后,集体经济完全有能力通过村民众筹的方式,自己把旅游产业发展起来。”

卫昇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侯寨村现在就是这样的发展模式。

当初的侯寨村,和沅溪乡一样,基础设施建设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是非常落后了。

但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都不用当地政府帮忙融资,村集体就面向全体村民发布了众筹计划:村里的度假酒店、民宿、各项游乐设施,几乎都是村民们自己筹资建设起来的。

当然了,村民也不会白往里面砸钱,这些旅游配套建成后,每年的盈利部分,都会拿来给“股东们”分红。

据小道消息,村里几个大户人家,因为投资多,每年光是几个项目的分红,就能到手几十万,十年之内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每一年都是纯赚!

而且,更叫人眼红的是,这些股份,只要不撤股,以后还能留给儿子、孙子,只要侯寨村的旅游业还能赚到钱,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能源源不断地从村里拿到不菲的分红。

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据说当时不敢投资太多、只投了几万块钱试试水的村民,现在都后悔死了。

可后悔也没用了哇,村里就那么几个项目,融资早就截止了。

所以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老祖宗诚不欺我啊

错过了侯寨村首规模融资的村民们,后悔药都没得吃。

被卫昇洗脑洗得神魂颠倒的九溪县各位领导们,已经在琢磨着,到时候要是沅溪乡本地老百姓不愿意参与融资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融资对象范围扩大一点,面向全县的机关事业单位呢?

所以——

卫总,咱们来详细聊聊,这个中草药种植产业,到底怎么发展吧?

对于中草药,九溪县的干部们都不陌生,前些年扶贫攻坚行动,他们也曾想过要挖掘一下本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可当时国内中药材市场混乱,他们这种纯野生的中草药资源,拼价格拼不过那些掺假的,拼品质,又缺少识货的人。

而且更要命的是,当一个行业内,绝大部分从业者都在靠掺假、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的时候,真正有良心的药材种植基地,就会被整个行业孤立。

九溪县做品质没人买账,造假又造不过人家专业的,虽然县内也引进了几个中草药种植项目,但最后都是拿够了财政补贴就跑路了,留下满山的劣质中草药,被当地老百姓当成杂草锄掉,又种上了洋芋和苞谷。

怪当地扶贫干部不负责任吗?其实他们也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不懂这一行的暴利和潜规则,别人精心包装的项目,不但吹得天花乱坠,还拿得出真金白银,而且还真的从外地采购了一批中草药

种苗种了下去,一切都演得天衣无缝,没有在这一行十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怎么可能看得破?

所以说,扶贫攻坚战打了这么多年,确实有不少贫困地区抓住机遇,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落后的命运。可依然有一些地区,被某些心怀不轨、骗取补贴的投机分子坑得很惨!

九溪县之前也吃过这样的亏,因此,要不是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卫昇,换个人来,跟领导们说,咱们来搞个中草药种植基地吧?肯定会被领导们当成骗子轰出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