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 章 千载难逢的撒狗粮名场……

毕竟他妈跟他女朋友已经加过好友了,就像这姑娘说的,到时候女朋友收到礼物,拍照发朋友圈,万一被他妈看到了,肯定要骂他“有了媳妇忘了娘”。

算了算了,花两百块钱,让家里的两个女人都高兴,这钱花的不冤!

一开张就卖了两个,刘妙玲直夸小杨有创业做生意的天赋。

四点多的时候,这条路上果然开始堵车了,附近村民大概也知道这是个“商机”,路边开始出现挎着篮子卖水果、卖茶叶蛋、卖煮玉米的,生意都挺好的。

不过,老乡们赚的都没刘妙玲她们的野果花篮多。

本地盛产毛竹,各种竹编制品就是很常见的器物,她们买的多,进价便宜,竹篮子和小竹筐,算下来平均一十元一个,搭配用的野花野草都是不要钱的,野果子也便宜的很。

这么一算,一个野花果篮的成本价还不到四十元,售价却都在一百元以上,不算人工,利润直接翻倍了。

看到野花果篮供不应求,刘妙玲又让章寒星赶紧送了些原材料过来,后来就是她负责销售和收款,若若和小杨负责做花篮,从下午四点忙到快六点,两个小时的时间,三个女生居然赚了1600多块钱!

没想到小试牛刀就赚了这么多,这样一来,她们原先准备的一十多个竹篮就不够用了,幸亏若若担心花篮不够用,特意找那位做花篮的老人家要了电话,忙打过去追加订单。

听说她们还要再买五十个,周传有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反复和若若确认了两遍,是五十个而不是五个,挂断电话,他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他家里之前没卖完的十几个竹篮子,这下可以一口气都卖出去了,而且还不用他一趟一趟的挑到集市上去摆摊。

愁的是家里的竹篮不够,之前编了十几个,挑到集市上好几次都没卖完,老太婆又唠叨,说他编的东西都没人要,还不如去隔壁柿子沟给人家搬砖呢,一天管一顿饭,还有八十块钱,不比做这竹编挣钱?

本来周传有确实打算下个集市就不去摆摊了,趁着农闲,正好柿子沟那边再搞什么旅游风景区,工地上要人,他别的手艺没有,帮人挑水泥搬砖、做个小工还是可以的,一天挣八十,到年底也能挣几千块钱买年货。

谁知道突然来了这么一比大单子。

要不是时间来不及,周传有就算通宵不睡觉,也得把这些竹篮赶出来。

毕竟做这个几乎不需要成本,毛竹都是自家山上的,砍回来加工成竹篾就行了,自己费些功夫编出来,大的20元一个,小的也能卖15元一个,这玩意儿编的快,不到一小时就能编出来一个,忙活一天,净赚两三百,可比去工地搬砖赚钱多了。

虽然很想赚这笔钱,但得知若若她们明天一早就要,周传有没再耽搁,打着手电在村里跑了好几家,他们村因为毛竹多,村里很多人家没事都会砍毛竹编点东西拿去卖,走了几家,以18元一个的价格又收了一十多个竹篮,这样明天他能准时交货,还能额外再赚一十块钱。

挑着竹篮走在夜幕下,周传有遗憾地想,为什么当初那位财神爷没有来他们青竹村录节目呢?

要是当时卫昇来的是他们村,现在开发旅游景区的就是他们青竹村了吧?到时候村里人都能去工地上做工,离家又近,又能赚到钱。等景区开业了,他还能到景区门口摆摊,卖一些竹编的小玩意儿,兴许赚的不比打工少呐。

不是周老汉自夸,他编的竹蜻蜓、竹蚂蚱、竹蛐蛐儿啥的,可比这笨重的竹篮子灵巧多了。

今年春天他去镇上赶集的时候,就有个外乡来的老板,看他会拿竹篾编东西,就请他编了几个竹蚂蚱、竹蝴蝶什么的,老板问他一只多少钱,当时周老汉没敢多要,就试探着说五块钱一只,本来以为这个老板还要砍价,没想到他居然嘀咕着说“真便宜”,又让他多编了几个花样,那天早上光是编这些小玩意儿,他就赚了好几十!

要是他们青竹村也变成柿子沟那样的景区该多好,到时候客似云来,那些带着孩子出来旅游的游客,肯定愿意花五块钱给孩子们买个小玩意儿。

周老汉想着,一个五块钱,这东西他一天至少能编几十个,岂不是每天都能赚个两三百?

唉!可惜啊,他们青竹村运气不好,没叫财神爷看上。

此时的周老汉大概怎么也没想到,两天后,他心心念念的“财神爷”就来到了青竹村,还要扶持他们村办一个竹工艺品加工厂……

第一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章寒星就和节目组的人开车来青竹村拿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