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第 295 章 孩子是她生的,谁生的……

幸亏节目里的大嫂一家都是根据原著杜撰出来的,这要是真人,估计这会儿已经有人挖坟挖到真人,指名道姓的开骂了。

不过,即便如此,开头这“丧偶式育儿”的一幕,还是让观众们气得差点心梗。

幸好这本书的原著是个无脑爽文,小姑子非但没有和家里人沆瀣一气,反而还坚定地站在了大嫂这边。

你们不是说大嫂只会在家白吃白喝不挣钱吗?

那行,我现在就带着大嫂挣钱去,家里的家务活,地里那些活儿,你们自己慢慢做去吧!

王秀华确实很想出去挣钱,她是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想再过这种手心朝上找人要钱的日子了。

可带着两个孩子,她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很快,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自动浮出水面了。

按照剧情设定,几个嘉宾(其实是卫昇)马上要投资的宠物用品制造厂,正好需要找几个值班保安和仓库管理员,还有堆放木材的堆料场,也需要招人24小时看守巡逻,主要是防止出现火灾隐患。

大嫂虽然不是主角,但因为小姑子隋梦有主角光环笼罩,很快就解决了工作和母子三人吃住的问题。

隋梦通过她自己的小姑子廖静兰的关系,把自家嫂子安排进了堆料场,那边活儿比仓库轻松点,虽然工资不高,但包吃住,每个月还有2200块钱工资。

最重要的是,堆料场那边地方大,靠近山边上,大嫂没事还能在附近开荒种点蔬菜,养些鸡鸭什么的,就像以前的守山人一样,除了需要定期巡逻,防止出现火情和盗窃之外,平时和在自己家过日子差不多。

而且堆料场这边巡逻也不是一个人,都是两人一组的,平时这边车来车往的,也没什么危险。

就这样,本以为离开婆家之后,娘家也回不去了,大嫂走投无路,最后还是会回到婆家去,结果没想到,王秀华居然带着两个孩子,在堆料场这边安了家。

公司提供的宿舍是不要钱的,就是条件有点简陋,这都不是问题,王秀华有个给力的小姑子,小姑子的小姑子也很给力,隋梦和廖静兰同情王秀华的遭遇,姑嫂两个自己花钱买了红砖水泥,又从村里请了两个人帮忙,给王秀华在宿舍外面盖了一个能洗澡的卫生间,一间厨房。

廖庆华也给大嫂拉来了一车煤球,一车柴火,还开着车带她去集市上把家里缺的东西都采购了回来。

短短一周的时间里,王秀华就和儿子们有了一个新的家。

虽然这个家没有婆家那么大,每个月也不能再得到婆家的接济了,但她却宁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和儿子。

而且很快,王秀华就发现,搬出来之后,她和儿子的生活反而越来越好了。

两个孩子吃得少,公司还管饭,平时王秀华就去厂里食堂打几个菜,两份饭,一顿饭只要再加几块钱,就够她们母子三个吃饱了。

每个月2200元的工资,留下八百块给小儿子买奶粉,剩下的钱也足够他们母子三个日常生活所需了。

她还在堆料场附近开了一块地,准备种点菜,到时候自己吃不完,卖到食堂也能赚点零花钱。

最让她开心的是,搬出来之后,她再也不用下地干活,不用喂猪喂鸡,不用跑很远的山路去打猪草,不用伺候公婆一日三餐,不用洗全家人的衣服……搬出来不到半个月,王秀华的脸色就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

她是个闲不住的,发现堆料场除了巡逻和值班之外,确实没什么活儿之后,王秀华又给自己找了个“兼职”——不值班的时候,她就让两个孩子在宿舍里玩,她从厂里接了些手工活来做。

这些手工活平时厂里也是要外包给村里人做的,厂里好多人都拿回去给自己家人做,勤快点一个月也能赚个一两千块钱。

就这样,王秀华除了每天三班倒的巡逻值班之外,剩下的时间,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做手工活,一个月下来,居然也能额外多赚两千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