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第 364 章 夜市里的大学生摊主们……

和张金鹏一样,租了房子打算在晚杜乡一直干下去的,还有很多。

卖衣服的任芳芳,现在也单独租房子住到了村里,在这里,没人会催她早点相亲嫁人,去伺候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陌生家庭。也没人会惦记着她的血汗钱,让她贴补这个、贴补那个。

本以为躲到乡下,收入可能会比在城里减少一大截。

结果没想到,意外碰上晚杜夜市全网爆红。

现在,任芳芳除了卖衣服之外,还会卖一些出门旅游的“刚需物件”,什么防晒冰袖、防晒帽、防晒口罩,一次性袜子、鞋垫、雨衣、驱蚊水、止痒膏之类的,别看东西不占地方,利润是真的高,比她以前在城里摆摊赚的还要多。

任芳芳私底下琢磨过,她觉得晚杜夜市之所以比很多网红旅游城市的夜市还赚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租金很低。任芳芳以前打听过,城里但凡叫得上名号的网红夜市,摊位费都高得惊人,听说有些摊位一年的租金就要好几十万,丝毫不逊色一些街边的门店租金。

相比之下,晚杜夜市给他们这些大学生创业者的租金,简直相当于白送:单日租金每天八十块,按月租的话,1800元一个月,如果租一整年,一个标准摊位只要一万五,算下来单月租金才1200块钱。

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眼看着晚杜夜市的热度和人气直线飙升,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以后再想用这个价格租到一个摊位,那是想都不要想!

任芳芳当机立断就交了一年租金。

再多她也不敢交,毕竟现在谁也不知道,这个夜市到底还能火多久,但一年租金的风险,她还是愿意承担的。

毕竟,只要晚杜夜市一直这么火下去,半个月她就能把一年的租金赚回来。

……

连任芳芳这种后来加入夜市的都赚到钱了,更别提丁淼淼和江竹青这俩姐妹了。

江竹青她妈打电话让女儿回去相亲,被拒绝了两次之后,故技重施,恼羞成怒地停掉了江竹青的生活费,她以为没了生活费,女儿钱花完了,肯定就会乖乖回家听她安排了。

说出去谁能相信,之前某些专家的建议,居然真的应验了——真的有人倒贴钱去上班了!

因为女儿毕业后迟迟找不到工作,江母又是托关系,又是请客送礼,好不容易给江竹青找了一个编外劳务派遣的工作,坑爹的是,试用期个月,每个月只有1600元的基本工资,要不是住在自己家,这点工资,江竹青怕是要去露宿街头了,租房子都租不起。

江母以为“经济制裁”能让女儿乖乖听话,结果没想到,江竹青没了家里的贴补,又不想再回原单位继续拿每个月1600的死工资,居然开始死心塌地的跟着好姐妹丁淼淼一起摆摊去了。

单纯卖烤肠,当然赚不了大钱,发现本地的豆制品非常好吃之后,丁淼淼决定把烤肠的设备“转让”给好姐妹江竹青,姐妹俩合伙租一个摊位,分摊租金,这边卖烤肠烤面筋,那边丁淼淼自己转行卖铁板豆腐。

本地山泉水做的豆腐,刚出锅的时候嫩滑鲜美,压实后,放在铁板上文火煎到两面焦黄,里面还是嫩的,再撒上点儿辣椒粉、孜然,不爱吃辣的就换成甜面酱,塑料盒下面垫一层油纸,两排八块铁板豆腐,油汪汪地整齐排列在里面,八块钱一盒,排队的人简直一眼望不到头。

丁淼淼这边生意好了,也顺带着把隔壁江竹青的生意带起来了。

江竹青卖的烤肠和烤面筋,出货速度比铁板豆腐快,有些排队的客人等得着急,肚子饿了,吆喝一声,江竹青就能把烤肠和烤面筋打包好送到队伍里,一维码一扫,方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