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 第 385 章 番外:娱乐圈扑街艺人……

在这个连冰激凌都能快递的时代,更加方便低温保存的糖画,当然也是支持快递运输的。

不过,像“地方戏”这种小众又冷门的无实物非遗,想要推广传承,就比较困难了。

但,怎么说呢,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那些人的。

公司文创部门给卫总支了个招:

既然劳动课可以定制各种少儿版农具和种植盒、种植包,那么美术课也可以定制各种更富有华夏传统文化底蕴的手工diy课程呀。

比如说这个地方戏,完全可以把剧中的经典角色形象做成公仔大小,然后用戏服同款面料,提前裁剪出来,让孩子们根据设计图,自己亲手缝制不同款式的戏服,给公仔玩换装游戏,还能顺便科普一下地方戏文化,岂不是一举两得?

除了戏服之外,地方戏经典曲目里需要用到的各种道具,都可以放到diy手工包里,他们还可以邀请地方戏的传承人,作为他们这个项目的艺术指导,亲自录制一段带妆表演曲目,全方位展示戏服和道具,让本省的孩子们,可以在更有趣的教学环境里,了解、学习甚至爱上本省特有的地方戏。

到时候,说不定真能从这些孩子里,挖掘到一些愿意学习戏曲的好苗子呢。

地方戏的传承人,不是总嚷嚷着没人愿意跟她学戏,地方戏到她这一代可能就要断了传承吗?

要是全省的中小学都采用他们这一套地方戏主题的美术diy手工包,一百多万中小学生里面,难道还找不出几个愿意拜师学艺的?

卫昇觉得他们这个脑洞不错,批了一笔钱,就让文创部门去执行了。

结果没想到,不知道是他自己的名人效应太大了,还是这个项目真的戳到了本省教育部门的心窝里,这个关于地方戏传承推广的美术课程手工项目,居然被教育部门和文广新闻部门争抢起来!

最后当然是手握几百万学生资源的教育部门胜利了。

不过,他们也绕不开文广新闻部门,因为那几个地方戏的非遗传承人,还捏在人家手里呐。

两边都不肯松手,最后还是卫昇站出来做了和事佬。

教育部门和文广新闻部门都想要这个政绩,卫昇不需要,那就给你们!

卫昇名下的文创公司,拿下了这个订单,由教育部门集中采购,他们以低于市场价三成的价格,每年为本省各大中小学提供一百七十万份“地方戏文化diy手工制作套盒”,这笔钱不需要家长额外支付,是包含在每年的学校美术课教具材料费里面的。

当然了,奸商如卫总,肯定不可能只赚这一笔钱。

提供给学校的手工套盒,只是这个项目的基础款。就跟现在的小孩子喜欢玩的咕卡和手账一样,一旦迷上了这个,会满足以只买最基础的试吃特价套餐吗?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买了手账本,就想要更多的胶带、贴纸、各种工具。然后发现手账本不够用了,又要去买新的手账本……

这个坑有多大,汉服圈子里,簪娘们大概深有体会。

文创部门的一把手,是卫昇的心腹爱将,特别能领会卫总的捞钱精神。

为了让各大中小学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能更好地完成学校的作业,他让人单独开了一个视频号,把二维码印在了教具封面上,还搞了个“买教具免费赠送视频教程”的噱头。

学生们如果根据说明书没把握做好这个手工作业,可以关注他们的视频号,先上网学习一下。

反正是免费的教程,又没有收费环节,主播也不推销什么产品,家长们十分放心地扫码关注了这个账号。

然后,孩子们都哭了。

“妈妈,为什么老师手里的戏服比我们学校发的好看?我要老师手里这个!”

“爸爸,你看这个公仔手里的大刀是镶钻定制款的,比我们学校发的塑料小刀威风多了,我要这个!”

“呜呜呜,奶奶,我们班别的同学都给娃娃买了换装的戏服,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