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正始十一年 蔡某人 1553 字 3个月前

作者有话要说:跟大家说点开心的,今天跟一友人聊,我说如果我想写一种类型男主角,又能打仗又爱文化,最爱搞大新闻,你能想出哪些历史上,除了世子。对方一脸鄙夷,针对世子,哈哈哈。然后我们说到典午家,他又一脸鄙夷,表示司马懿死在高平陵之前可以万古流芳。然后,不知怎么的,又扯到李二凤,说到二凤评价宣王,那篇文章真是笑死,宣王被吐槽地不要不要的,开篇二凤还很克制,什么宣文能干嘛武能干嘛,人又宽厚低调不装x,不过很快就忍不住了:宣你这个人呐,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你他么怂包一个不敢进,诸葛亮死了,你他么居然掉头就跑路……这个太逗了,改日我把李世民评价司马懿的那篇文章用欢乐的语气翻译给大家,大家就知道官方吐槽才最为致命。

第113章 分流水(2)

“你所言不虚,我没什么好否认的。门第匹配,这又有什么可置喙之处吗?”桓行简不以为然接道,忽突兀一笑,“不然呢?我娶一个村女就显得我不同流俗了?柔儿,我在你面前没什么好故作清高的,我桓家,在中原高门里本来就不是什么一等高门,跟那些累世三公、簪缨相袭的家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烛光下,他的神情坦然极了,“我祖上是武将,在真正的高门看来,可不怎么样。但有一点,所谓门第高低,是随着时局不断变化的,家族命运的升降沉浮,并非一成不变。否则,也不会我今时今日。”

说这话时,桓行简的目光往嘉柔脸上一定:“我的心事,你都清楚。大魏气数已尽,如果你的父亲愿意到洛阳来,姜氏一族,日后自然是另一番景象。我很愿意给你家族这样的机会,你应该了解我,我不是那种唯门第论的人。当然,我也明白不是每个人都稀罕,尤其是,”他饶有兴味地打量着嘉柔,像是戏谑,“你跟你父亲这种不为权贵折腰的任性坦率之人。”

嘉柔默然不语,桓行简微叹一声:“跟我去见母亲吧,柔儿,她知道你有了身孕很高兴,我子嗣单薄,本就是她的心病。不为我,你就当她只是个寻常的老人。”

见嘉柔不拒绝,也不接受,桓行简知道她心软了把人手一牵,不容嘉柔挣脱,带上马车,往自己家里来。

许久没回桓府,嘉柔只觉陌生,车身一停,她被桓行简小心翼翼抱下。进了府门,不知绕了几道长廊,这么一路寒气凛凛的,她小脸冻的冰凉。

厢房里,阿媛正陪桓氏玩樗蒲,桓氏善于此道,一出手,随意得很,便能得卢。阿媛似乎兴致并不高,这样的元日里,她想念母亲,想念舅舅,但在祖母面前不能表露半分情绪。

听到动静,见进来的竟是父亲和柔姨,阿媛眼睛先是一亮,随即黯淡,便默不作声下了榻上前来施礼。

“阿媛,你先下去。”桓行简很自然地拍了拍她的肩,转过身,替嘉柔解了裘衣搭在屏风上。

错身时,阿媛冲嘉柔勉强笑笑,她没说话,只是那笑意很快变成嘴角的一弯委屈,眼睛里晶然一闪而过。嘉柔也没说话,望着她,细细的指节因为倏地攥紧帕子而泛白了。

“坐罢,别站着。”桓氏略带笑意开了口,那双眼,在嘉柔已经微显的小腹上过了一过,和颜悦色的,“饮食起居可还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