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棠溪吞了吞口水,阖眸痛苦道:“我好像知晓了。”
什么事能让赵烨陡然翻了脸,从拒绝她为帝,到后来不惜颠覆大魏,只为一具白骨。
楚襄王秦铮死在了自己的兄弟手中,却被自己另外一个兄弟剥皮抽筋,挖肉剔骨,置于高阁中,死都不能入土为安。
挫骨扬灰,也不过如此了。
安太妃虚笑,“他们三人之间的故事很有意思,赵烨最小,活得最坦荡,到死都在守着你。”
“所以,他为何会这么做呢?”秦棠溪苦笑。
“大概他觉得你是他见过最明德的掌权者。”安太妃撑着站起身,双腿都跟着打颤,穷尽全身的力气才站稳,低眸看向她:“秦棠溪,你父亲的死是掌权者的错,可百姓没有错。”
赵烨看清虚实,他远走洛阳,驱尽乌斯蛮夷,他一直想着改变大魏朝堂的沉疴,然而明帝让他希望了。
因此,他就想捧着秦棠溪上位。
想法很好,可忽略一点,就是赵家世代都是大魏的臣民。
最后之际,他一言不发,认下莫须有的罪状。叛逆与谋逆,都是一样的罪果。
秦棠溪恍惚笑了,唇角扬起嘲讽的笑意,“乾宗可知晓?”
“乾宗将秦铮剥皮挖肉,会善待你吗?”安太妃讽刺道。当年她不过借机上位罢了,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参与到权势中去。
当年秦淮河畔多少女子围着秦铮转悠,身份高贵,器宇轩昂,待人接物都很温柔,这样的男子美貌与才能都有,可太过招摇了。
为臣下当知收敛,风华盖世,莫要忘了盖过太子的锋芒。
秦铮错就错在不知收敛。
屋内陷入寂静,安太妃叹道:“他的才能远超乾宗陛下,可惜了。我曾悄悄去过暖阁,那句白骨令我久久不敢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