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白慧归来,回刘家村(修改)

这话刚说出口,就被刘光齐给否决了。就算出境不合法,那入境总得有合法手续,到时候一查那不就全露馅了吗。</p>

原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可是两人商量了半天也没能找出一个合适的借口,能够合理到解释白慧消失的这些年。</p>

到最后刘光齐索性给白慧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什么都不说,不说就不会错,别人问起来,白慧就露出一幅不堪回首的样子。到时候别人为了不触及白慧的伤痛,肯定不会继续继续追问。</p>

白慧原以为这是个馊主意,没想到效果却是出奇的好,看到白慧失魂落</p>

魄,沉默不语的样子,白景琦立马闭上了嘴巴,不再追问。</p>

“慧子,我的闺女啊。”</p>

“慧子,你在哪儿呢。”</p>

白慧这边刚应付完白景琦,门外就响起了唐友琼和白敬业的声音。两人进屋之后一看到白慧顿时老泪纵横,抱着白慧就哭了起来,哭完之后免不了就是一番询问。</p>

白慧只好按照刚才的架势又重现表演了一遍,那强颜欢笑,故作镇定的模样,顿时看到唐友琼一阵心疼抱着白慧再次哭了起来。</p>

就在白慧忙着应付自己家里人的时候,刘光齐则是坐着公交车回到了许久没有回来的刘家村。</p>

“大伯,今年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啊。”</p>

站在自家门前低矮的的院墙上,刘光齐眺望着山脚下那一望无际,金灿灿的玉米地问道。</p>

“不咋样,一亩地也就五六百斤吧,跟前两年没法比了。”</p>

刘大伯拿出火柴点燃了烟锅,看着山脚下忙碌的村民略带愁容的说道。其实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比起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要好了。</p>

至于为什么比不上前两年,完全是因为买不上化肥闹得,自从把刘家村的玉米种子和耕作经验推广开来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争相学习刘家村的经验,新中国初期化肥的产能本来就不够用,</p>

现如今更是狼多肉少,原本刘家村还能借着刘光齐和白占元的关系多买上一点化肥,可是现在白占元的面子也不好使了,化肥一出厂就被各地的领导抢走了。到了bj也没剩下多少,更别说bj地区还有那么多农业合作社需要化肥了</p>

原本刘家村两千亩地种植一季玉米最少也需要一百吨的化肥,可是现在刘家村只能买到十几吨,连原先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这点化肥撒到地里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p>

“那山上的开的荒能打多少粮食。”</p>

知道了地里的产量,刘光齐又问起了山上开的荒</p>

“哪能有多少啊,咱们全家的荒地加起来也就收个五六百斤,刚够一个人的嚼头。”</p>

刘大伯如实说道。</p>

“这么少”</p>

刘光齐听后皱了皱眉头,自从帮刘家村摆脱了贫困后,刘光齐就很少插手刘家村的事情了。</p>

毕竟时代不对,他就算浑身都是本事在这个年代他也使不出来。能帮刘家村的村民摆脱贫困,保证温饱他已经很满足了。</p>

他这回回来就是想看看刘家村的情况,毕竟再过两年是历史上有名的困难年代,他必须早做打算。</p>

绝对算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难度过的一个坎,当年的局势可以说是内外交困。</p>

想要帮助刘家村的村民度过这三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导的事儿,甚至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儿。</p>

刘光齐也不敢打包票能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是抱着尽力的态度试一试,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便帮不了多大的忙,也比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强。</p>

“这可不行啊”</p>

听到大伯的话,刘光齐不禁有些犯愁。化肥买不着,地里的产量上不去,山上开的荒也指望不上,这可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p>

“咋了,光齐,我看你这样子有点犯愁啊,不用愁,虽然这地里的产量,不如前两年,但是交完公粮也够咱们吃了。”</p>

看到刘光齐愁容满面的样子,刘大伯笑呵呵的安慰道。</p>

“现在够吃不代表将来够吃,万一明年要是遭了灾怎么办。”</p>

刘光齐从矮墙上跳了下来说道。</p>

“遭灾,那不是常事儿吗,解放前那年不遭灾,挺一挺就过去了。就算过不去,这不是还有国家吗,政府肯定不会不管我们的。”</p>

刘大伯信心满满的说道。</p>

“您到是想的挺开啊”</p>

跟刘大伯了解完地里的情况后,刘光齐就在刘家村漫无目的的转悠了起来。很快刘光齐就来到了一口机井面前。</p>

此时一个村里的小朋友正拿着一个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蹲在机井旁边清洗,看着眼前的红薯和机井,刘光齐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解决办法。这个办法虽然难受,但总好过饿死。</p>

本站网站:et,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