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

朱济世却心道,这帮奸商一定是想借此打开朝鲜和越南的国门,占领朝鲜和越南的市场!过去越南在广州开设有商行,中越贸易也是十三行垄断的。但是广东光复后,越南的商馆却撤出了广州,越南阮朝也不同朱明交往,是得找个机会修理一下。至于朝鲜……可以派个使臣去联络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把他们从满清一边拉过来?

“没问题,等闽赣平定后,我就遣使去越南、朝鲜,如果他们不答应重新奉大明为宗主,我就发兵前去攻打!打服他们为止!”

不知不觉当中,朱大王也开始充当起资产阶级的打手了!这个资本主义真是太邪恶了!

“王上,眼下广东全省开发,洋商日多,这洋商的税也是应该收的,否则国商有税,洋商无税,长此下去,国商会被洋商挤垮的。”

潘仕成紧接着又提出了洋商税收问题,广东被朱明占领之后就实行了全省开放的政策,因而来省投资的洋商数量也非常多,特别是九龙和广州南关两地,正在兴建或者已经建成的洋人商馆鳞次栉比,很有一些十里洋场的滋味了。

“不过洋商不可推荐代表入公局。”朱济世盘算了一下,又道,“但是只要一体纳税,就有权向孤王请愿并且提交建议书。”

“王上,若将税收之责委托公局,地方上的税务厅、税务局是否还要参与商税征收?”左宗棠阴沉着脸发问。

“暂不参与,”朱济世笑道,“既然十三行已经担保光复元年广东商税可达八百万之数,朝廷又有什么理由不给公局全权呢?各县公局可自行组织税务司以征收商税,税务司一应开支也由公局另行筹措……另外,孤王所有之四大洋行今年所缴商税就定在两百万之数吧。”

第343章 卖官,卖实缺官

以十三行为首的广东豪商集团认领了800万商税,朱济世的四大洋行又认了200万商税。如此,单单一个商税就已经达到1000万之数,再算上广东省其余洋行应缴的商税,估计光复元年广东一省的商税就能突破1200万银元了!至于田赋当不少于400万,关税也应该有400万之数。

这广东一省,居然能够榨出2000万银元的税收,要是让为银子急得吐血的道光皇帝知道,真不知该做何感想了?不过朱济世捞钱的速度飞快,花起钱来同样是大手大脚。2000万银元还没有真的收上来,这每一块银元就都已经有了去处。

首先当然是军费,现在大明陆海军官兵的总人数已经破了二十万,虽然通过分配土地省掉了大笔军饷。但是官兵的口粮、菜金、服装、武器、训练各方面的开支还有军官、士官的军饷加在一块儿,仍然是一笔巨额开销。平均摊到每个人头上每月都要5块钱的开支,全军总归需要百万之数!一年下来得有1300万元才能应付过去。

然后就是大明官吏的开支,仅是广东一省,地方官加上中央朝廷的文官(军官的开销算在军费里面),总额有三万余人,算上官员的俸禄和各级政府的开销,怎么也得上千万元。这就是2300万了!这广东全省的2000万巨额税收居然还是不够花销。

而且花钱的地方还有呢!比如教育经费。朱济世自己算是大知识分子出身,自然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在广州粉墨登场之前,就制定了在广东全省开办新式小学、中学,在广州开办济世大学分校的决定。这可就是两百多所学校!包括聘请老师(济世书院、济世大学毕业生和洋教习)、购买教具、建设校舍在内各项开支在内,一共编列了七百多万元的预算。即使不考虑一次性支出的各项费用,单是维持这些学校的开销,每年也需要花费两百万之巨。

另外,明军在永历201年和光复元年的战争特别费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之前军费只是维持费用,战争打起来还得大把大把往外花钱的!一年半不到的战争,包括永历201年以及之前的军饷和购买武器装备的支出在内,明军又花掉了近2500万元!

还有,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在截止光复元年6月底之前,还支出了超过500万元的建设和难民安置救济费用。都是用来弥补战争创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