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可是谁也没想到,原来搭建在黄河之上的浮桥(开封附近素来架设有浮桥沟通南北,是朝廷花钱修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被人放火焚毁(是绵愉那个老实孩子让人烧掉的)。急切之间,僧格林沁的败兵也来不及搜罗船只,太平军的追兵又到,只好沿黄河向东南方向撤退,至于能往哪里去,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忽然一阵北风刮过,雨势似乎更大了一些。僧格林沁骑在马上,身上的棉甲和衣服已经全部湿了,粘在身上冰凉刺骨,不过他却丝毫不知,只是麻木地跟着溃军东行。至于该往何处去,他也和大家一样,心中无底。

“贝勒爷,咱们该往哪儿去啊?咱们该往哪儿去啊……”

身边的正白旗副都统多隆阿有些仓惶地道:“十五万八旗子弟啊,就剩下怎么点了,可怎么是好,怎么办啊……”

僧格林沁无声地擦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疲惫地问道:“还有多久才能到兰仪县?”

兰仪县大约就是后世兰考县的地方,黄河在此调头南下夺淮入海,而这几年兰仪一带的黄河大坝险情频频,有了再次溃决的危险。因而只要到了兰仪县,僧格林沁就能让人掘开黄河大坝,人为制造一次黄河改道,将太平军的追兵阻挡住——历史上的1855年8月1日黄河就在兰仪县的铜瓦厢决口改道。淹没了豫、鲁、直三省的大片土地,泛滥所致,一片汪洋。

“兰仪县?还有七八十里吧?”多隆阿不大确定地道。他现在都不知道大军的具体位置,只晓得在黄河岸边,沉默了一会儿,又叹口气道:“到了兰仪县又能如何?就算到了开封又能如何?粤匪接下去该打北京了吧……咱们只能在河南眼睁睁看着北京城落入贼手!贝勒爷,咱们都是罪人,大清的罪人啊……”

说着话这位关外来的满洲汉子就放声大哭起来了,僧格林沁只有叹气,他也实在没想到,八旗新军居然会败得这么惨!6个旗的15万大军……真不知道最后还能剩下5万吗?要知道八旗的总人口不过一百几十万,十万精壮的损失,怕是十几年都养不回来!(废话,培养一个活着的八旗兵代替一个死了的八旗兵起码得十几年)而且,这样的损失仅仅是开始!刚刚开始……北京的八旗子民都撤走了吗?他们到了关外以后,衣食可有着落?北京城内还有一个半旗的八旗新军,山西还有半个旗的八旗新军。如果要守北京,这5万人大概也凶多吉少吧?

“……走吧,到了兰仪就好了,如果粤匪再追,就挖了黄河大坝,这样就能挡住他们!然后咱们再去开封找惠王爷,找曾国藩,找塞尚阿,总要想办法搜集些兵力再去和粤匪打!”

……

“穆翁,这……这是曾涤生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林则徐猛地从公案后面站了起来,忙不迭地冲过去,从魏源手中接过他双手递上的一个信封。公案下按着膝盖坐着的李鸿章和林汝舟两人对望了一眼。他们都是从安徽和浙江赶来的——现在朱明和满清在江南的势力分界线就是皖赣、闽浙、浙赣边境。

虽然朱明集团已经同林则徐集团暂时讲和,预备“文取江南”,但是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发动突然袭击啊?因而林则徐只得将主力淮勇和闽勇部署在安徽和浙江境内,同时时刻留心北方的变化。而曾国藩并没有和林则徐完全撕破脸,定期通过八百里加急将北方的战况传递到江南。

在林则徐得知了白沙镇之战的消息后,他就知道太平天国和满清之间的大决战将要打响了!所以就差人将李鸿章和林汝舟二人唤来了上海,为的就是在太平天国和满清决战的结果明朗时,及时拿出对策。

林则徐接过书信,匆匆拆开,一目十行地看完,脸色一下子变得无比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