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高高坐在御座之上,望着大礼参拜的众臣,朱济世心中不确定地想道,“统一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要走的路恐怕就更艰难,更孤独了吧?”

带领文武百官参拜的左丞相左宗棠此刻也在心中暗想:“统一……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之地,要么连年战祸,已经民尽财穷,要么就地处偏远,是朝廷兵锋一时难及之所在。想要彻底扫平乱世,怕是还有战上一阵子,不知道还要花费多少,朝廷的财入总是嫌少啊!还有皇上对皇后到底有什么不满?这皇后也谈不上失德吧,但愿别弄出什么宫廷变乱才好……”

前来观礼的英国大使罗伯特·丘吉尔,法国大使布隆布迪,则都是一样的想法:“他们会和俄国人打起来吗?西伯利亚、中亚大概会变成耗尽中国和俄国国力的战场吧?这样的事情,符合英国(法国)的利益吗?”

而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泰安,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中军驻地之内。杨秀清正背着手站在一幅巨大的淮北、河南、山东三省地图之前,已经皱眉注视了半晌。地图上,徐州左近,密密麻麻的都是苗家军营头的番号,那里是苗沛霖的大本营,也是苗军驻防的重中之重。

根据情报,至少有三万大军驻守徐州府城,另外,沛县、萧县、宿县、邳县等要地都有苗家军驻兵。徐州府四下乡村的士绅也都在苗沛霖的指示下组织团勇,修建堡寨,将一个无险可守的徐州府打造成了好似铁铜一般。

“东王殿下,这苗贼对淮北地方的控制严密,特别是铜山县(徐州府治所在)内,到处都密布爪牙眼线,拜上帝会的一举一动只怕早就在其监视之下了,想要举事内应,只怕这些内应都是打狗的肉包子……”

说话的是北王韦昌辉,他刚刚被杨秀清委以攻打徐州的重任。不过苗沛霖可不是什么善茬,这家伙就是个老刺猬,远征野战是不行的,不过经营地盘守老家的功夫恐怕算得上是天下第一,整个淮北省现在是处处有堡寨,村村有团练,好像个卷起来的刺猬一样。让太平军根本找不到地方下手,想要靠里应外合拿下徐州府城,怎么看都像是做梦。

杨秀清扭头看看韦昌辉,笑了笑道:“我知道徐州难打,其实我也没打算打下徐州,而那些内应本来就是肉包子,是喂给朱济世这条大野猪的肉包子!”

第498章 肉包子打朱

北王韦昌辉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扭过头,和刚刚打下曲阜,将第74代衍圣公孔繁灏活捉到泰安来的曾天养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在对方脸上看到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韦昌辉抑制住满心的疑惑,说道:“骄兵之计?”声音微颤,如果徐州城内的内应是肉包子,他韦昌辉又是什么呢?

杨秀清说道:“是,是骄兵之计,不骄兵又怎么诱敌?朱济世不是傻瓜,他不会在今冬主动出击的。”

韦昌辉和曾天养都同时点点头,现在太平天国的内政搞得很不好,《天朝田亩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阻力。即使成功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的地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不高,土地抛荒严重。而在没有实行《天朝田亩制度》的地区,因为战乱和地方士绅的抵抗,同样出现了土地大量荒芜的景象。明年春季以后,太平天国辖下的地盘一定会出现饥荒,那时才是朱明北伐的最佳时机。

韦昌辉压低了声音:“东王殿下,咱们即便败于徐州,朱济世也未必会成骄兵吧?”

杨秀清说道:“朱济世上不上当不好说,但是咱们总是要尽全力的,现在的形势是越拖对咱们越不利。”

韦昌辉和曾天养也都叹了口气,他们这个层次的人都知道太平天国在走下坡路了。不仅仅是粮食不足,武器不精的问题,而是那进北京之前那股子不怕死、不怕苦的劲头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