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轰隆隆……

巨大的爆炸声音将陈玉成带回了现实,一枚霍奇斯基榴弹就在离开他不远的地方炸裂开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将威力所及范围内的人体都炸成了碎片,就连陈玉成都能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冲啊!皇上帝保佑我们,刀枪不入!刀枪不入!”

明军的霍奇斯基榴弹就好像是太平军冲锋的发令枪一样,所有人都大声喊着口号向前,谁也顾不得队形队列了。太平军的军官可不是西方军校培养出来满脑子都是荣誉感的家伙,他们就是一些活不下去的农民,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拘束着,这个时候当然不会拘泥于队列队形了——他们的任务很简单,用最快的速度冲到已经被棉被盖上的第一道铁丝阵前,用水把棉被浇湿,现在的气温很低,在冰点以下,只要湿棉被一冻住,就硬得像钢板一样,大概可以挡子弹了。

这样,明军的铁丝阵就变成了太平军的一道掩体,可以倚着它同明军展开枪战了!

朱济世见到这一幕,却丝毫不显慌张,笑着对身边的老皮尔说:“这太平军果然很会打仗,就是治国的本事太差,否则天下属谁还真难说了。”

老皮尔道:“他们的战术很灵活,不过在咱们的坚固防守之前是毫无作用的……虽然他们比清军聪明,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我军的实力仍然在他们之上,即使没有铁丝网和壕沟,双方在平原上摆开来交战,我们也是稳赢的。皇帝陛下,要不要发信号给骑兵,让他们寻找机会同太平军的马队决战?”

朱济世看了正倚着“棉被墙”和明军互射的太平军一眼,他们虽然还在坚持,但是在明军的榴弹、霰榴弹和步枪联合火力的杀伤下显然也不好过,看来这一波进攻也就到此为止了。他摇摇头道:“今天晚上不用……再消耗一下太平军的士气,明晚再说吧。”

朱济世的6000近卫骑兵现在部署在微山湖边上的鱼台县境内,距离鸡黍镇有160里地。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报可以联络,只能在大晚上放烟火——白天太平军的马队活动频繁,会封锁鸡黍镇周边地区,并且到处搜索明军伏兵。到了夜间,能见度太低,太平军马队的封锁线就有了许多漏洞,明军的侦骑才有可能稍稍靠近鸡黍镇。

此时太平军的第三波攻势已经终结,太平军的阵线上传出阵阵锣声,这是他们撤退的信号,鸣金收兵了。但是第四波的攻击部队已经开始列阵,而且还有一些散兵据守在“棉被墙”后面同明军顽强对射。而在明军一边,一道用沙包、石块、破家具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垒成的胸墙已经出现在明军驻守的壕沟后方,太平军的“棉被墙”遮挡住了明军的射击视线——明军也是刚刚开始玩铁丝网,没有多少经验,所以他们的铁丝网架得有点高了,被太平军拿棉被一盖,就是堵矮墙。无奈之下,罗大纲只好命令预备队临时垒了道胸墙作为掩体,看来这铁丝网蹲坑流的打法还是不大成熟啊。

……

此时此刻,在距离鸡黍镇大约150里开外的归德府城附近,也有一场阵地战很快就要展开了。不过不是太平军攻打归德府城,而是明军攻打盘踞在归德府城东北约30里的一个名叫高墙寨的大镇子。

黄植生中将指挥的明军第三军的26000人,已经在傍晚的时候抵达了归德府城。围城的5万太平军没有敢同他们展开会战,而是根据原定计划,在太平军大将堵王(赌王?洪秀全真心很幽默)黄文金的指挥下撤往高墙寨驻守。

而这个高楼寨顾名思义,自然是有高墙深壕保护的。原先这里是一处归德士绅民团的大据点,有好几万人生活在高墙寨中,民勇也有好几千。不过这些人在杨秀清大军到来之前就迁入归德府城去了,诺大个城寨随即就被太平军占领,还被改造成了个大据点。城寨外面也掘了一圈壕沟,壕沟外面则挖了无数个一尺多深的陷坑,坑里面还插了削尖的木棍,要是一脚踩上去可就乐子大了。

明军的第三、第六两军会师之后,战兵就有52000,再加上依附明军的归德府士绅武装,总兵力不下七八万人。黄任二人同罗泽南商量了一下,便兵分两路行事,由任怡江指挥第三军往东北方向去搜索太平军主力。罗泽南和黄植生则指挥第三军和两万多人的士绅武装来打高墙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