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苗沛霖挥挥手,屏退左右,才叹口气道:“罗山兄还不知道我老苗的心思?我还想立一番功业,给子孙多挣点余荫,还有一班淮北出来的弟兄也要我这个老哥哥罩着。”

“可是山西不行,山西不是边地,容不得你这样的藩镇。”罗泽南不停摇着脑袋。

“那就换个地方,皇上不是让我出兵蒙古吗?”

“你要当蒙古巡抚?”

“哪儿能啊,”苗沛霖笑了笑,老脸凑到罗泽南跟前,“让我去河套怎么样?那里现在是蒙古人的地盘,夹在大明、太平天国、奕欣和奕詝四方之间,十分紧要。给我20年,我把那里变成另一个辽东怎么样?”

“雨三兄,你想怎么弄?”罗泽南皱眉道。

大明开拓东北的政策是“杀人殖民”,逐走那里的清朝残余,然后从内地招募军户、移民过去安家落户。这一套办法用于西北和蒙地明显是不可行的。西北的形势更加复杂,不仅有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还有列强势力渗透,更重要的是,西北和大明内地的交通不大方便,而且土地也不及东北肥沃。

苗沛霖微微一笑,道:“不如学太祖皇帝治理云南之策如何?”

“云南?”罗泽南一皱眉,“雨三,你要当沐家?”

“不敢想世镇河套,能有20年就够了。”苗沛霖道,“西北和东北是不一样的,一味用强把人都杀光赶走是不行的,皇上现在不也在学满清修庙联姻吗?所以得下水磨工夫。第一步,我打算把8万苗家军和他们的家属迁往河套,分配土地,建立城寨;第二步,我会替天子招抚河套蒙古诸部,使他们学我们汉人筑城定居;第三步,就是填民实边,效仿东北,在河套建立农庄农场,招募内地无地农民前来开垦;第四步则是在河套开办学校,大兴儒学教化民人,将来无论蒙汉,都要说汉语,习汉字,读圣贤之书。如此20年,当可使河套同汉地无二,而且此等办法将来也可用于喀尔喀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第649章 大蒙古国

公元1852年的夏季,应天府这边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备战上面,是准备同俄国人的战争,而不是对方奕欣、奕詝这对难兄难弟。可是北方的情况却出奇的安静,除了山西又几个不开眼的土财主造反让苗沛霖剿灭了,就是东北明军的大兵扫荡了东北北部的几个满人的据点,那些据点里面都是些走不动远路的老弱,都叫火气很大的曾国荃带兵给宰了个干干净净!而那位惹出这番事端的爱新觉罗·奕欣却没有半点动静,整个夏天都窝在库伦,连城都没有怎么出过。

奕欣从炕上起身,伸了个懒腰,还是没有什么精神。瞧瞧身边儿,一个十六七岁,长脸蛋上还有几分灵秀的旗人女子,头发散乱的躺在一边儿,脸上还有点儿满足的笑容。

这是昨天满人的独臂战神傅方送进宫来的女子,是他的姑表妹,叶赫纳拉氏,小名叫兰儿。父亲名叫惠征,道光11年开始当笔帖式,道光26年当到吏部文选司主事,后来跟着奕欣出关在盛京做小官儿。再后来满清亡国,成了渤海公国,自然用不着那么多官,惠征就投靠了自己老婆的侄子傅方,当了个文书。算是不愁吃饭,看看这个兰儿的身子就知道了。这样细皮嫩肉还是雏儿的旗人女子,在库伦也不多见。这傅方自己不用,献进宫里,还真是有孝心啊。

不过奕欣的心情却不是很好,近来是诸事不顺。蒙古的王公们都不大给他面子,除了被逮住的喀尔喀蒙古的两个汗一个世子还算恭顺,逃跑的土谢图汗车林格尔济和喀尔喀蒙古各旗的郡王、贝勒都不听话,全都带着部众牛羊往南跑路。这蒙古人要跑,奕欣的八旗兵怎么追得上?而且就算追得上,俄国顾问也不让追啊!

俄国人的穆拉维约夫总督也到了库伦,给奕欣划了个道——大清朝别想了,就大蒙古国吧!至于奕欣要当皇帝、当国王、当可汗、当大汗还是当单于倒是随便。不过大蒙古国的国土却仅仅限于喀尔喀蒙古!不得向满洲和漠南蒙古扩张,更不用说反攻北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