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陆军力量也不弱,可是这两国还不至于同俄国作战,因为他们两国之间还在为谁来领导德意志而斗争呢!而且奥地利是俄罗斯的坚定盟友,没有俄罗斯的支持,奥地利根本不可能维持其在德意志邦联中的领袖地位。

至于土耳其……根本就不堪一击!

不过大明帝国的确是个不小的变数,从天津到北京的途中,涅维尔斯科伊惊奇的发现,中国人居然在修一条铺设钢轨的铁路!真的是钢轨!罗伯特·丘吉尔找到了为中国人修铁路的英国工程师,对方带着他们去看了存放钢轨的仓库,所有的铁轨都是纯钢打造,而不是铁皮包裹木板的“板式铁轨”。那位英国工程师还告诉涅维尔斯科伊,朱济世控制的兰芳行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炼钢方法,极大的提高了钢的产量,降低了炼钢的成本,使钢成为了一种比铁贵不了多少的“贱金属”了。“贱”到了可以拿来铺铁路的地步!这样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生产钢质大炮!看来俄国也必须尽快搞到中国人炼钢的秘密……

就在涅维尔斯科伊胡思乱想着要怎么混进兰芳行的钢铁厂去探究秘密的时候,带他来木兰围场的丘胖子和一个身材高大的英国陆军上校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涅维尔斯科伊连忙起身相迎,丘胖子则一指那位高大的英国军人,介绍道:“这位是威尔·海明上校,刚刚从缅甸过来——这位是根纳季·伊万诺维奇·涅维尔斯科伊上校,是我的俄国朋友。”

“见到您非常荣幸。”威尔·海明的脸色微微有些阴沉,伸出手和涅维尔斯科伊握了一下。

“您是……威尔·海明,大明皇帝陛下最好的朋友?”涅维尔斯科伊想起眼前这人是谁了!

“是的,是很好的朋友!”威尔·海明盘腿坐到了地上,苦笑了一下,“所以上面才会派我来木兰围场。”

“怎么啦?缅甸那里打得不顺利?”涅维尔斯科伊试图着问道。

“顺利,非常顺利……我来木兰围场不是为了缅甸。”

威尔·海明没有再往下说,看来他的木兰围场之行并不顺利。涅维尔斯科伊心想,很可能是国力日益强大的大明帝国对大英帝国在南洋的利益构成威胁了!回头得想办法查清楚原委……

“威尔,见识过他们的近卫骑兵了?感觉怎么样?”丘吉尔问。

“很强大!完全是法国式的训练,由枪骑兵和胸甲骑兵组成,还配属了骑兵炮,战马都有阿拉伯血统,还配备有杂交品种的副马——应该是阿拉伯马和蒙古马杂交的,因而机动性很强。”

涅维尔斯科伊知道这番话是说给他听的,因为威尔·海明是当过大明陆军总参谋长的,大明近卫骑兵根本就是他一手建立的。如果自己不在场,丘胖子根本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听说大明皇帝准备在木兰围场举行一次大阅兵?我能去看一下吗?”

“当然,没有问题,我带你去看。”

威尔·海明表情极其认真地道:“涅维尔斯科伊先生,虽然我是大明皇帝的好朋友,但是出于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传统友谊,我还是想善意地提醒你们注意东方的威胁!不能再将大明帝国看成是一个封闭落后的不开化国家了!这个国家有议会,有宪法,有西式教育,有海外殖民地,有西式的金融体系,正在进行一场工业化革命,而且进程非常之顺利……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对西方文明和科技极其了解,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不是康熙皇帝,他是一位东方的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