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

罗泽南也道:“臣倒是赞成皇上的主张,现在我们在东北集结了二十多万军队,在漠南蒙古也部署了不下二十万大军!那些蒙古人如何敢不遵从?如果等平了奕欣,大军散开以后,事情反而不好做。”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只是皇上将四分之三的蒙古草场分出去却有些不妥,那些蒙古人已经得了爵王宅邸,再分草场……”

朱济世摆摆手:“分就分了,不给他们一点甜头他们是不会真心跟咱们走的。朕对蒙古人的办法和满清是不一样的,满洲人少,不可能把全部蒙古人都变成旗人。不过咱们汉人多,完全可以促使蒙古汉化。变游牧为畜牧,在适合的地方还可以开垦耕种。但是在开发蒙地之前,一定要先明晰产权!朕现在把草场分掉就是为了明产权……这产权是蒙古贵族的,将来他们将草场转卖出租给汉人就是交易是买卖。他们这些蒙古贵族也是汉人开发蒙地的受益者,这样他们就不会鼓动普通蒙人同汉人为难。

可如果朕将蒙古人的草场都划为国有土地,将来要开发蒙地可就是汉人夺蒙人之土了!这些蒙古贵族不能从中受益,他们能心甘吗?早晚会鼓动蒙人做乱的!虽然朕不怕他们做乱,但是道理不能不讲,那些草场是蒙人的就该给他们,将来他们三钱不值俩钱卖了是他们自己不会经营,不是我们强夺。左相,军师,你们可明白?”

左宗棠和罗泽南互相瞧了对方一眼,都看到了疑惑的表情。不过还是点点头表示明白。朱济世又道:“左相,设立行省的事情需抓紧办理,先设立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东北蒙地则并入东北行省。朕打算在东北设立吉林省、黑龙江省和滨海省。吉林省省会设在长春,黑龙江省省会是会宁,滨海省省会是海参崴。”

第663章 还可以学耶律大石

转眼已经是1853年1月,木兰围场的大会盟已经在去年的12月初结束,接受了九白之贡和腾格里汗尊号的朱济世已经回到了北京圆明园。此时农历春节将至,萧条了好几年的北京城终于又有了一些繁荣的景象。因为大明天子朱济世准备在北京过年,除了一小部分留守南京应天府的官员,大明朝廷的大部分高官也将在北京过节,连带着他们的仆役家属,一起住进了北京内城,立时就让这座鬼城有了人气和喜气。不仅这些新朝的贵人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就连外城的寻常小民,也都是满心欢喜。

让他们欢喜的不仅是朝廷驻扎北京后所带来的市面繁荣,还有这天下将要太平的好消息。就在西清“请降使”祁寯藻被朱皇帝从木兰围场带回北京的同时。太平天国的南王冯云山也坐着36人台的大轿子进了北京。据说是来和朝廷谈判归附事宜的。

还有消息从章嘉呼图克图的雍和宫传出,说盘踞西藏的僧格林沁已经接受了藏王封号,还将达赖喇嘛送往中原,现在喇嘛正在北上途中,春节以后就可以到北京了。这下,西清、西藏、太平天国都算平定了。而且大明皇上还兼领了蒙古大汗,长城外面的几百万蒙古人,都以大明天子为尊了。

现在就剩下一个盘踞外蒙的奕欣,整个就是跳梁小丑,谁都不相信他还能蹦达几日!

在这等天下太平的和谐气氛当中,北京城内的人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大年了。在这个时代,新年之前,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北京也不例外,各处庙会都已经开场,一直要闹到元宵上灯才算过完大年。

不过滞留北京的西清军机大臣、大学士祁寯藻,却丝毫感觉不到喜庆的气氛。此时,他也换上了一身明朝儒服,笼着袖子,脸色阴郁地在西四牌楼的人流当中挤来挤去。

这个北京城是祁寯藻出生之地,他是乾隆五十八年出生在宣武门外的铁门官舍,十一岁之前都居住在北京。他的父亲祁韵士是国史馆纂修官,以《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传世。二十二岁那年,祁寯藻便以弱冠之年中了进士,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北京做官,这北京几乎就是祁寯藻的半个家乡。

可是时隔四年后再来,在他最熟悉的北京城的西四牌楼一带走了半日,却没有遇见一个熟人。往日和他要好的八旗亲贵、朝廷重臣,现在不是入了土,就是远在漠北河西,看来这辈子都回不了北京,除非是作为俘虏!

“老爷,有几个人一直跟着咱们。”陪着祁寯藻出来的一个仆人忽然凑到他耳边低声嘀咕了一句。

“那是锦衣卫,朱皇帝的爪牙!”祁寯藻看也不看就下了结论,他这个身分摆在那里,如果没有锦衣卫的探子盯梢就不正常了。

“不,不是锦衣卫,那好是林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