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页

以德服人?常大淳在心里面连声苦笑,朱皇帝有句口头禅他是知道的——公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他大概是想架起大炮和江南士子讲道理吧?这个《选举法》搞不好要成“流血法”了。

看到常老爷子一脸不相信,朱皇帝拍拍胸脯,笑道:“老爷子,你放心好了,朕不会动武的,而且也用不着动武。没错,朕现在就是要剥夺士绅大夫劳心治人的特权,但是朕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天下劳力受制的人出头。不过这个头也就出到《选举法》为止了,那些人配不配得上拥有选票,就不是朕的事情了。”

什么意思?常大淳愣了又愣。

朱皇帝又道:“总之,只要他们不冲击朕的皇城,锦衣卫和近卫军是不会出动的,老爷子,这下你总能放心了吧?”

老头子苦笑着点点头,心是放不下的,可是朱皇帝待常家不薄,自己不能不知好歹,否则天威雷霆可不是好消受的!

第1035章 谁肯辞官

“现在事情的关键,就是皇上不想和士大夫共天下!”几个身穿儒夫的朝廷高官,在内阁府衙门的一个小会议室里,正坐在席上争得不可开交。

这些官员都是大明朝廷的要员,有内阁右相罗泽南,尚书刘蓉、叶名琛、胡林翼,还有应天府尹李续宾,还有第二次出任首席大学士的骆秉章,加上从苏州赶来的南直隶巡抚林汝舟,再加上一个一宿都没睡着,眼圈都熬黑了的老头子立宪议会议长常大淳。这些人不是湘湖一派就是亲近湘湖的人物,除了常大淳年纪大点,李续宾的辈份低一些,其余都是大明文官系统中肩碰肩的老伙计。说起话来,大家都没有什么顾忌。

今天这场小会是常大淳离开紫禁城后让人召集起来的,话题自然就是箭在弦上的三府两省公局选举了。

李续宾大声道:“若这部《选举法》真的颁布出去,江南士林,天下士子,怎么可能不抗争?不抗争,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就要变了,将来就是与士大夫共天下,而是和商贾共天下了!我等也是士子,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天下士子沉沦吗?而且这次三府两省选完,中央的立宪议会改选也快了,到时候新上来的议员,还会像现在这么识相吗?没准就要联合起来倒阁了!”

会不会倒阁不好说,但是他这个应天府尹下台大概是无疑的,现在地方公局就有弹劾地方官长的大权,只是没有怎么用过,不过是纸面上的东西。但是李续宾总觉得,这次投票选出来的应天府公局将是一个不一样的东西。至于哪里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所以他的反应也最激烈,嚷嚷着就在那里下结论:“没有别的,赶紧给左相发电,请他回来主持大局,咱们还要一起给皇上递请辞的折子!”

罗泽南横了自己的这个学生一眼,淡淡道:“左季高本来就是给皇上支出去的,选举的事情没有定论之前他是无论如何都回不来的!再说递折子……苗沛霖、李文安、郑延平他们能跟进?还有大元帅府、总参谋部的武将能跟进?现在皇上可有意让韩桂林入朝为相!我们递折子不正好给人家腾地方!”

常大淳在他们当中算是老大哥的人物,听到罗泽南的话,连连点头:“这折子不能递,递了就真没官做了,等左季高回来,他的内阁左相也一准得丢了。到时候朝廷就是苗雨三和韩桂林的天下了。”

这个时空的湘湖一派,虽然在朝廷和地方官场上势力很大,可却没有什么兵权,就是一个官僚集团。他们要真敢撂挑子,朱皇帝完全可以让淮党和粤党的官僚来取代他们。

听了常大淳直接点破了政坛派系斗争的窗户纸,大家都没有答话。湘湖派背后没有军方支持,而且湘湖士子虽然能任事,但是根基还是太浅,湘湖的经济并不发达,在立宪议会中占到的份额也很小,现在的优势就是把持朝堂,如果自己把位子让出来,再要想拿回来恐怕真没机会了。这做官的利益实在不小,对于辞官的话题,这些朝廷大员级的人物却不愿多说。

林汝舟摇头道:“咱们还是说说士子的抗议吧,我认为让他们闹一闹也是好的,江南素来是士林重镇,光是南直一省,读书人就有好几十万,而且南直的乡民也一直在士绅管辖之下,真要发动起来,拉出十万人到南京请愿是没有问题的。咱们该怎么办?拦着他们,还是放他们进南京?真要闹起来……皇上一声令下可就血流成河了!我等做臣子的,可不能眼睁睁看着皇上成为天下士子的死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