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页

“波兰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重复英国、法国、美国和中国的道路。”

“波兰有它的特殊国情,波兰的农民天然向往社会主义。”

“波兰没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社会主义才是适合波兰国情的发展路线!”

深夜,聚集在华沙城堡外欢呼的市民已经散去,但是城堡会议室的灯火依旧通明。波兰临时政府、国际工人协会、土地与自由社还有波兰红党的领袖们还在继续召开会议,讨论波兰共和国将要实行的社会制度。

所有的与会代表,都热烈的发言,支持米哈伊尔·巴枯宁的意见。除了卡尔·马克思,他只是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不支持是因为他知道巴枯宁的路线必然失败,波兰共和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它必须先发展资本主义!不反对是因为,马克思也不忍心将波兰的劳动人民推到资本主义的地狱里面。

“未来的社会主义波兰是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是没有资本家也不需要有资本家。波兰的劳动人民还有我们这些革命领袖难道不知道要如何开办和管理工厂、商店、银行吗?”在一片的喧嚣当中,米哈伊尔·巴枯宁又一次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在这场反对俄罗斯的波兰民族起义的过程中,巴枯宁这个俄罗斯人似乎已经成长为最受人尊敬的领袖了——因为波兰革命实际上就是依照他所制定的土地革命方针而取得成功的。

巴枯宁一开口,会议室里顿时就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虽然所有的人都不同意在波兰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同样也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社会主义。他们这些人大多是革命活动家,也就是造反派,少数人是左翼学者,如马克思这样的。革命的道理大家都是一套套的,但是要领导一个国家,却都是两眼一抹黑。

不过巴枯宁却已经有办法了,因为他知道有一个曾经指导过大明这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实现工业化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先生,也是社会主义波兰的支持者和同情者。

他笑盈盈地看着马克思,“摩尔(马克思的别名),我想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先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资本家都了解怎么让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吧?他在中国的工作是那样的成功,以至于普鲁士国王都想让他当财政和经济大臣了。如果他能来担当社会主义波兰的经济部长,我们还需要资本家做什么呢?”

让恩格斯来帮助波兰?马克思微微点了点头,这大概是唯一的办法吧?除了他,还有谁能完成这个任务呢?如果有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帮忙,社会主义波兰一定会少走一些弯路的。哪怕最后还是要回过头来发展资本主义,整个过程总归会温和一点的……

第1169章 恩格斯要走了 上

虽然已经是天气炎热的六月下旬,但是比号称火炉的酷热更加热烈的,是南京这座东方之都的建设热潮。不过在有心人看来,这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背后隐藏的,恰恰是资本主义中国的剥削和冷酷以及将来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的萌芽。

自打大明帝国收复南京之日起,这座帝国之都就一直是个大工地,十六年来都没有停止过建设。单从这一点就能窥出,大明帝国是真的走上了资本主义的不归之路,而且走的还相当不错。现在的南京城和十六年前相比,几乎已经完全变样了,除了南京的城墙、城门大致还在,玄武湖、秦淮河、紫金山还没有挪窝之外,真是和当年满清治下的江宁城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了。

南京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了一座工商业都会城市,市区的面积已经增加了四五倍,从原来的南京城内,一直向东扩展到了栖霞山、鲤鱼山、谭家山和桂山这一线,向西南则扩充到了秦淮河西岸的梅山、牛首山、静龙山一带。原先处于城郊的紫金山,现在干脆成了一片闹中取静的市中心,和南京城内的皇城区、玄武湖周围的玄武区一起,构成了这个时候南京市最核心的区域。既是行政中心,又是商务中心。大明内阁、议会、大元帅府的主要所属机构的办公地都在这里。而大明最大的财团和公司,也都在玄武湖周围修建了大楼,或是作为总部,或是成为他们在大明首都的办事机构。世界各国驻大明帝国的使馆则集中在紫金山以南的区域。因而这一带,自然是高楼林立,气派非凡,连马路都修得宽敞整洁。

紫金山的西面,则是南京城的教育中心,包括应天济世大学、皇家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陆军医学院、金陵大学、应天师范大学、新东方专科学院总校、江南大学、南京帝国大学、中国公教大学南京分校、中法理工大学、玛丽亚大学、大明士林大学等等一系列高等学府汇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