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页

听到马克思的话,恩格斯微笑道:“摩尔,放心吧,我们已经和德国、奥地利达成了共同作战的协议。很快就要向白俄罗斯和立陶宛还有乌克兰发动进攻了。”

马克思一惊,脱口就问:“不怕陷入拿破仑·波拿巴的厄运?”恩格斯笑着摇摇头:“不,不会的,我们不会犯俄国人的错误。我们会步步为营的推进,我们只要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不会深入俄国境内太远的。”

马克思皱眉问道:“那么……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归谁所有呢?”

“归波兰共和国所有,德国人需要一个强大的波兰以抵挡俄国和中国的西侵……”恩格斯冲马克思笑了笑,“威廉一世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

与此同时,在东方石达开、刘丽川和焦亮三个人最近有些烦恼,应该说是非常的烦恼。他们现在是大明陆军三长官了!在韩四、罗军旗、刘炯、罗大纲、张嘉祥等老一辈的陆军元帅都光荣退休,转行从政(其中韩四当了上议院议长,罗大纲和张嘉祥当上了贵族议员,刘炯当了济世青年党级的南交州省省长,罗军旗当了朝鲜监国)之后,大明陆军的陆军部尚书、陆军总参谋长和陆军教育总长就归了他们三位。他们都是当年鸭脷洲军校出来的人物,年纪最轻的石达开今年也有四十五岁了,另外两位都是五十多岁的人物,如果从入读鸭脷洲军校算起,都已经从军三十载了。而且都战功赫赫,石达开早在十年前就封了元帅,刘丽川和焦亮也都是大将军衔,论起资历也足够担当现在的职位了。

而现在让这三位老资格的陆军将帅感到烦恼的,是指挥北美战场全局的人选。倒不是大明军中没有将才。能够胜任这个位子的大将、上将绝对够的上两位数。可问题是,北美战场上很可能会有三位“国王级军事家”。东华国王朱胡安是一个,日本国王朱幸义是一个,还有一朝鲜国王朱国宏也突发奇想要去北美帮兄弟打仗。这可真是让石达开他们为难了……大明军中谁有资格能指挥三位国王?呃,如果朱胡安再年长一些,再多一些军事经验,那倒不妨让他指挥全局。可问题是他现在不过24岁,这么年轻能指挥上百万大军?真当他是拿破仑第二啊?

而且,要指挥这三位小祖宗还不仅仅是个资历的问题。朝鲜国王和日本国王也就算了,他们是大中华圈子里的王,自然要卖大明元老宿将的面子。大不了把韩四请出来。可是朱胡安的情况特殊,他是在波拿巴的圈子里长大的,不认识什么明军元老,要是热罗姆·皮尔还活着倒是能压住他,现在……石达开和刘丽川、焦亮都不知道谁能指挥得动朱胡安了。

第1316章 天子亲征?

朱济世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用手指无意识地敲着书桌,眉头微微皱起。奏折是陆军三长官联名递上来的,内容是请求韩四出山去北美担任总司令的。不过朱济世却不认为韩四有这样的本事能驾驭住自己那个野心颇大的儿子胡安。而且北美的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还有政治上面的安排。胡安的东华应该占有多少地盘,该怎么安排北华的地盘,以及让谁去当北华的国王——朱济世已经找朱亨谈过很多次了。不过朱亨也和他妈一样,是属狐狸的,当然知道北华的王位烫手,根本不肯接受。除非自己这个当老子的替他把路都铺好了。

御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了,穿着襦裙的周秀兰恭谨的低头向朱皇帝行礼。而朱国雄和朱亨兄弟俩着笑嘻嘻的站在门口,似乎刚刚畅谈过一番。朱亨就是这样的为人,总是能让和他相处的人感到愉快。朱济世笑着向两个儿子招了招手:“雄儿,亨儿,进来吧。”

两位皇子走了进来,给朱济世行了礼然后就坐了下来。朱国雄看着父亲案头的奏折,微微皱了下眉,他看到了陆军部尚书石达开的名字,知道这奏折是陆军部上的。至于里面的内容,他也知道,因为现在各方面递交上来的折子除了锦衣卫的密折,都是先经过他这位太子再给皇帝看的。

“亨儿,朕再问你一遍,真不想当北华的一国之君?”朱济世笑眯眯看着自己的帅哥儿子。

“一国之君,责任太大了。”朱亨答道,“儿臣才德不足,恐怕难以服众。”

不是不想,而是怕朱胡安。朱济世心想。“胡安和你关系不错,是他推荐你出掌北华的。”